2025年9月,固态电池领域呈现出政策、技术、产业、资本“四线共振”的火热局面,可归纳为以下六大动向:
政策端:国家专项进入“中考”,行业标准密集落地
工信部对2024年启动的60亿元固态电池重大专项启动中期审查,9月底前完成电芯+材料性能考核,结果将决定后续补贴与产能核准。
8月18日,《电动汽车用全固态电池单体规格尺寸》团体标准过审,统一封装与尺寸,解决车企适配痛点;9月10-11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再启10项团体标准送审,并新增5项硫化物体系安全测试方法,行业规范提速。
工信部等八部门9月13日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明确把固态电池列入“需重点突破的核心技术”,提出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给予长期资金与研发资源保障。
技术端:中试良品率突破90%,干法/等静压等新工艺验证
国轩高科“金石”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官宣贯通,良品率已达90%,能量密度400Wh/kg级,2 GWh量产线开始设计。
亿纬锂能首批10Ah全固态电芯在“龙泉二号”工厂下线,目标2025年内能量密度冲400 Wh/kg、体积能量密度1000 Wh/L。
纳科诺尔推出已经推出干法成膜设最大幅宽达1200mm,速度100m/min,客户包括国内及海外多家知名电池生产企业;等静压设备年底出样,解决电解质-电极界面密合难题。
先导智能宣布已打通全固态整线工艺,干法混料涂布系统可降低35%能耗、15%综合成本。
产业端:半固态率先量产上车,全固态2026上车倒计时
上汽MG4半固态版8月开启预售,年底交付,搭载清陶能源电池,-25 ℃容量保持率>91%,售价7.38万元起,成全球首款“10万级”半固态车型。
珠海冠宇、赣锋锂业等表示半固态已批量出货;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均规划2025Q4-2026年小批量装车试验,2026-2027年普遍装车。
低空、机器人、AI等新兴场景将为固态电池打开增量市场。
资本端:板块月涨逾10%,设备/材料龙头获资金抢筹
9月3日与19日出现两轮涨停潮,万得固态电池指数月涨幅超11%,先导智能阶段涨幅60%,厦钨新能、上海洗霸、天赐材料等多股涨30%以上。
未来展望:2025年底进入“小批量上车+标准定型”关键窗口
半固态已商业化,全固态2025年底小批量上车试验,2026-2027年全面装车。
设备与材料环节将率先兑现业绩:干法电极、等静压、硫化物电解质、硅基负极等环节订单开始放量,2026年起进入采购高峰。
综合来看,9月的固态电池产业已从“概念催化”步入“业绩验证”阶段:政策给出时间表,技术突破良品率,企业公布量产线。按照当前节奏,2025年底将是全固态电池“小批量上车”的关键节点,设备与材料龙头有望率先兑现订单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