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在前面:为什么选“氧化物”
在硫化物、聚合物、氧化物三大全固态路线中,氧化物体系(LLZO/LLZTO、LAGP、LATP 等)以“热稳定性高、空气耐受好、工艺兼容现有液态线”成为半固态电池量产的首选。
2024年以前,氧化物半固态还停留在kWh级示范,而2025年,国内多家厂商陆续宣布“百 MWh 级”甚至“GWh 级”出货计划。
二、2025年出货进展:三条主线
主线一:车端——从“旗舰选配”到“标配下探”
• 蔚来150 kWh 半固态包(卫蓝新能源,LLZO+高镍三元,单体 360 Wh/kg):主要装配在ET7/ET5T 高配版本,预计全年0.75 GWh。
• 上汽智己 L6 Max 100 kWh(清陶能源,LATP 包覆高镍):8 月开始批量下线,预计全年0.5 GWh。
小结:2025年国内乘用车氧化物半固态总出货预计3 GWh。
主线二:储能——“先小后大”的示范逻辑
• 南网 50 kW/215 kWh 分布式储能柜(珠海冠宇,LAGP 隔膜):已在海南、广东投运 32 台,8 月新增 12 台,对应2.6 MWh。
• 三峡乌兰察布1 MWh示范舱(清陶能源):8 月完成并网,循环 400 次后容量保持率 96 %,成为首个通过GB/T 36276检测的氧化物半固态储能舱。
小结:储能侧特点是“单体小、项目碎”,更多是验证循环日历寿命,为 2026 年规模级共享储能项目做铺垫。
主线三:eVTOL & 机器人——高毛利利基市场
• 小鹏汇天 X2(孚能科技,LLZO 超薄电解质):8月交付30套电池包(30 kWh/包),单价 1.8元/Wh,毛利率> 35 %。
• 某头部人形机器人 3 kWh 模组(卫蓝新能源):8 月出货2000套,售价2.2元/Wh。
利基市场合计0.1 GWh,利润贡献显著。
三、技术-供应链拆解:良率与成本
良率:
• 卫蓝 1 GWh 线(北京房山)氧化物隔膜一次成型良率 92 %,比 2024 年提升 8 pct;
• 清陶昆山 2 GWh 线湿法涂覆良率 89 %,叠片良率 94 %,综合直通率 84 %。
良率>90 %是氧化物半固态成本逼近液态三元 Pack(≤0.65 元/Wh)的必要条件。
成本:
• 电解质粉体:价格相较去年下降20-30%。
• Pack级成本:比2024 年下降 15-20 %。
四、需求展望:2025-2027
五、风险与对策
技术替代:硫化物全固态 2026-2027 年若良率>80 %,氧化物半固态在高镍体系的优势将被稀释。
→ 提前布局富锂锰基+氧化物体系(>400 Wh/kg),以能量密度再升级对冲。
→ 通过“车-储-航”三元客户绑定+共享产线,提高产能利用率,避免价格战。
六、结语
氧化物半固态电池在2025年步入“10 GWh”以上,这一轮扩张的核心驱动力不是技术颠覆,而是“良率+成本”的边际改善,以及车企旗舰车型对“100 kWh 以上长续航”的刚性需求。只要2026年储能侧开始批量复制,氧化物半固态就能在2027年之前形成产业规模,为全固态路线的真正成熟争取3-5年的过渡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