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设备公司已经于近期陆续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的财报。鑫椤锂电整理了主要锂电设备公司的业绩核心数据如下:
图表:2025H1主要锂电设备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
数据来源:鑫椤资讯整理,上市公司财报;标红数字为归母净利润负值
行业 “冰火两重天”:上半年整体承压,二季度分化明显
2025年H1营业收入普遍下滑,部分公司出现亏损:由于2025 年H1锂电业务的收入主要来自 2023 年及 2024 年度订单,因此2025年H1大部分锂电设备公司延续2024年下降趋势,营业收入同比出现5%-30%的降幅,仅先导智能、杭可科技和曼恩斯特等少数公司保持正增长。利润方面,大多数公司出于谨慎原则计提了较高减值,导致归母净利润同比降幅相较收入降幅扩大,海目星、曼恩斯特、金银河和星云股份等公司出现了亏损。业绩下滑主要反映了2023-2024年国内锂电下游市场需求放缓,客户设备验收节奏有所延迟的情况。
2025年二季度行业出现分化,头部公司业绩显著改善:Q2小部分公司延续下滑趋势;但大部分公司尤其是头部公司业绩出现显著改善趋势,如先导智能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以及赢合科技、杭可科技、利元亨、宏工科技、金银河的收入和利润降幅均出现了同比改善。业绩改善反映了2025年至今国内锂电下游需求逐渐回暖以及海外需求的拓展加速。
头部企业业绩亮点解析:谁在逆势破局?
先导智能:2025全年订单或超年初预期,固态电池整线领跑
财务状况:2025年H1营收66亿元,同比增长15%;25年二季度营收35亿元,同比上升44%增幅扩大。2025年H1归母净利润7.4亿元,同比增长61%,主要受益于应收账款收回金额较多,前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相应转回;25年一季度净利润3.75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显著改善。
公司表示2025年至今新签订单表现强劲,尤其是来自国内头部电池厂客户的订单。公司预计2025年全年订单或超年初预期。
固态电池设备进展:公司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固态电池整线解决方案,已打通全固态电池量产的全线工艺环节,实现了从整线解决方案到各工段的关键设备覆盖。涂布环节,最新量产型干法涂布设备专为大规模高效生产服务,能够轻松应对产品幅宽 1000mm、负极速度 80m/min、正极速度 60m/min 的严苛需求挑战,助力多条幅干法极片的高效产出,在能耗、厚度控制、在线调节及操作便捷性等方面的核心优势设备能耗较传统系统降低 60%,厚度均匀性高,辊缝可实现在线闭环调节,同时支持快速换型与便捷维护。湿法工艺方面,制浆与涂布系统采用特殊涂布结构,可实现固态电极与涂布的高速大幅宽生产。干/湿双法涂布系统均可满足多条幅极片的生产需求。电解质膜制备环节,已成功完成量产型固态电解质复合转印设备的开发,可进行连续、间歇复合,复合效率高达 50m/min,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叠片环节,首创无隔膜切叠封装技术,推出新一代量产型固态叠片机,显著提升堆叠效率与对齐度;致密化系统方面,成功研发出 600MPa 大容量等静压设备,可提供高效温等静压作业环境,温度最高 150℃。
目前,公司固态电池设备已进入欧、美、日、韩及国内头部电池企业、知名车企和新兴电池客户的供应链,与多家行业领军企业达成深度合作,并已向其交付了各工段的固态电池生产设备,相关产品得到客户的高度认可,并陆续获得重复订单。
杭可科技:国内国外双轮驱动,盈利能力改善
财务状况:2025年H1营业收入19.7亿元,同比增长4%;25年一季度营收12.9亿元,同比上升28%,增幅环比扩大。2025年H1归母净利润2.9亿元,同比增长7%;25年二季度净利润1.7亿元,同比提升79%显著改善。业绩改善主要受益于营业收入提升,回款较好带来的信用减值损失冲回,以及外汇收益增加。
固态电池设备进展:主要产品为固态电池后处理系统集成生产线。公司自主研发了全固态电池高温加压化成系统,应用高温大压力化成技术,温度范围室温-110℃,电流范围0.04-200A,电压范围0-5V,压力范围2-200T。
赢合科技:二季度业绩显著改善,固态设备落地中试
财务状况:2025年H1营业收入42.6亿元,同比下降 4%;25年二季度营收29.3亿元,同比增长14%有所改善。2025年H1净利润2.7亿元,同比下滑20%;25年二季度净利润2.6亿元,同比上升42%显著改善。
固态电池设备进展:2025年H1公司的一批核心固态电池设备(固态湿法涂布设备、固态辊压设备、固态电解质转印设备)已顺利到达客户现场并交付,设备将用于客户国内工厂中试线建设,标志着公司在固态电池制造工艺与装备协同创新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利元亨:业绩扭亏为盈,固态电池加速布局
财务状况:2025年H1营业收入15.3亿元,同比下降17%;25年二季度营收8.1亿元,同比下滑25%。2025年H1净利润0.3亿元,同比扭亏为盈;25年二季度净利润0.26亿元,同比上升37%显著改善。
固态电池设备进展:公司已成功掌握全固态电池整线装备的制造工艺,主要产品包括电极干法涂布设备、电极辊压、电解质热复合一体机、胶框印刷、叠片一体机和高压化成分容等核心设备,并针对硫化物电池的防爆、防毒需求设计了三级防护体系,技术领先性显著。当前向头部车企供应的全固态电池整线项目已开始陆续交付,同时,公司也持续利用在工艺端的深厚积累,不断优化干法设备、软包叠片、高压化成分容等核心单机设备,为多技术路线客户提供更契合其特定应用场景和产品需求的解决方案。
下半年展望:机遇和挑战并存
三大机遇:需求回暖 + 出海 + 技术升级
1)国内市场:自 2025 年以来,随着下游头部锂电池厂商陆续恢复扩产计划,动力电池设备需求逐渐恢复。此外,我国储能电池和消费电池行业整体市场发展向好。
2)海外市场:头部电池企业正在加速出海步伐,目前海外扩产项目也已逐渐进入实质性阶段,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中国设备商在海外市场拥有较大提升空间。
3)技术升级:从技术路线上看,锂电池出现多格局并举的新局面。固态电池、全极耳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多种新技术路线的放量给设备商带来新的增量。
两大挑战:行业洗牌 + 国际风险
1)行业风险:未来几年技术水平落后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商或面临退出市场,动力电池行业也将随之进行结构性调整,可能出现部分动力电池生产商产能利用率较低,低端产能过剩,资金周转困难的情况。
2)宏观风险:当前设备商在积极拓展日韩、欧洲、美国、东南亚市场。因此,中韩、中日、中美、中欧等国家关系变化可能会对市场开拓及业务开展造成影响。此外,设备商部分电子元器件也从国外采购,国际关系的变动可能对产品竞争及交付能力造成影响。
结语
2025 年上半年,锂电设备行业在调整中孕育新机遇:头部企业凭借技术壁垒与海外布局率先回暖,固态电池设备成为破局关键。随着下半年国内扩产加速与海外项目落地,行业或将迎来 “强者恒强” 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