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本周电芯市场价格平稳,产销方面数码电池和动力电池走出独立行情。进入5月份后数码电池进入传统的淡季,电芯销量情况差于4月,企业库存开始增加;随着隔膜、电解液等产品价格明显回落,市场已出现降价的预期;另外进口电芯的供应情况仍然偏紧,但已好于4月份,三星26F主流成交价在10.5元/颗左右。动力电池方面,主流厂家销售已出现好转,如青岛国轩三元电池产品供不应求,预计下半年产能将翻倍,以满足车企需求。 市场消息,上汽和CATL将合资设立时代上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和上汽时代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动力电池公司注册资金20亿,CATL占股51%,上汽占股49%;电池系统公司注册资金3亿,上汽占股51%,CATL占股49%。 正极材料 至周五,国内市场上钴酸锂市场主流价40-41万元/吨,低位的39万元/吨左右也有成交,较前期最高的42万元/吨,下跌2万元/吨左右。从今年年初至今,受前期钴价大幅上涨影响,钴酸锂价格从22万元/吨一路飚升至最高42万元/吨,近期随着钴价的回落,产品价格也略有回落。受下游数码电池接受程度有限的影响,从春节过后,钴酸锂市场的销售情况总体较差,另外受钴价居高不下,厂家对后市走势预期不明朗,因此不少厂家4月份产量也有减少。现国内钴酸锂产量集中度较高,主要集中在几家老牌厂家手中,近期这些厂家价格也有所回落,销售情况尚可。另外碳酸锂价格近期的上涨,对钴酸锂产品价格仍有一定支持。
钴方面:本周外媒钴价延续小幅跌势,钴市场降温势头明显。国内市场观望情绪较为重,成交未见起色,到周五,电解钴报价为365000-375000元/吨,较上周下跌5000元/吨;四氧化三钴也走势较弱,买涨不买跌的心态重现,现为36000-38000元/吨,下跌1000元/吨。
碳酸锂方面:近期国内碳酸锂市场开始启动,现电池级碳酸锂主流价在13.5-13.8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主流价在12.5-12.8万元/吨,与1月份价格相比,涨幅8-10%,此价格是碳酸锂厂家与大厂的协议价,不少中小材料厂家反映,目前市场上14万元/吨的价格已很难买到货。而这种涨势似乎还在延续中。造成碳酸锂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1、下游需求逐步释放。正值4-5月份,无论是磷酸铁锂、三元材料开工率都已有所提升;2、碳酸锂产量总体稳定,产能释放空间有限。加上各代表厂家设备维检,短期内产量相应减少,市场供应量有限。 三元前驱体 本周三元前驱体市场较之前略微清淡,大部分厂家表示没有达到预期那么好,因为钴盐价格回落市场观望气息变浓,新进企业和小型企业表示销量较差;目前,前驱体价格回调主要原因是钴盐价格的回落。硫酸镍价格受镍价下调的影响有所回调,不过市场产销量较稳。 三元前驱体523型主流报价100000-112000元/吨,价格较上周回调9000元/吨;硫酸钴主流报价83000-88000元/吨,价格较上周回调3000元/吨;硫酸镍主流报价22300-24500元/吨,价格较上周回调1700元/吨;硫酸锰主流报价6200-6700元/吨。 格林美日前发出公告,拟定增不超5.87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29.51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绿色拆解循环再造车用动力电池包项目;循环再造动力三元材料用前驱体原料项目;循环再造动力电池用三元材料项目等。据了解,格林美三元前驱体目前满产生产,销量很好,后期产能将达到46000吨。 负极材料 近期负极材料市场整体情况尚可,出货情况与节前相比尚没有大的突破,但不少厂商出货量增长的势头还是比较明显的。产品价格方面变化不大,现国内低端负极材料主流报1.8-2.2万元/吨,中端产品主流报4-5.5万元/吨,高端产品主流报8-10万元/吨。据四川地区某负极材料生产商表示,近两个月公司出货量变化不大,公司产品主要针对3C数码用户,产品类型也是以中低端产品为主,价格在2-4万元/吨,出货受动力电池市场尚没有启动影响有限。据某主要针对动力电池用户的负极材料商表示,近两个月的出货量略有增长,进入5月份企业仍没有大幅提升。下游市场方面,新能源汽车市场:4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乘用车产量31,886辆,同比增长38%。其中,纯电动乘用车产量24,581辆,同比增长46%;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产量7,305辆,同比增长19%。
原料市场,现大庆石化1875元/吨,抚顺二厂报2000元/吨,大港石化报2100元/吨。天然石墨市场现-195主流报3000-3500元/吨。球化石墨主流报14000-22000元/吨。现国内针状焦价格在3500-5800元/吨,进口针状焦价格450-580美元/吨。煤沥青价格在3200-3700元/吨。 隔膜 本周隔膜市场表现整体平稳,受下游降价呼声越来越高,二季度一些隔膜企业也对其下的价格进行了调整,主要也集中湿法隔膜方面。目前价格基本维稳,湿法基膜均价在3-4元;干法基膜在2-3元。据某隔膜主营企业反映,目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价格都在下降,作为材料的锂电池隔膜价格下降也是正常的。隔膜占电池成本的比重原来达到20-30%,目前大概10%左右,一方面隔膜生产厂家在产能、规模方面的急剧提升,一方面也是通过管理提升、技术进步使得成本持续下降,但价格的下降始终是有底限的,价格下降的幅度会趋缓。 本周重点企业关注,合肥星源将约有3500-4000万㎡的湿法产能释放出来,深圳华南基地将约有2500万㎡干法产能释放出来。合肥及常州基地建设完成后,星源材质总的产能(包括干法及湿法)预计将达到7-8亿平方米。聊城开发区与中建材(北京)环保工程发展有限公司合作的项目是投资20亿元的环保产业园项目。开发区与山东聊城泰德实业有限公司合作的项目是投资2.5亿元的锂电池隔膜涂覆项目。 电解液 近期电解液市场在原料锂盐价格大幅下滑的情况下,电解液价格随之下滑,跌幅显著。进入5月份六氟磷酸锂价格已经在18-25万元/吨,与去年的高位相比下跌57%,电解液价格下滑在所难免。现电解液价格主流报6.5-7.5万元/吨,低端报价在5万元/吨左右,高端报价在9-11万元/吨。出货方面,第一梯度企业出货量还有有着明显的增长,中小企业出货增长仍不明显。原料市场,现六氟磷酸锂价格普遍在18-24万元/吨左右。现溶剂DMC现为6000-6500元/吨左右,DEC现为14500元/吨左右。 据悉, 5月9日,多氟多最新消息披露,公司六氟磷酸锂产能3000吨已经基本达产,扩建3000吨项目接近尾声,将根据市场情况逐步投放。另外,公司动力锂电池已具备1亿AH产能,焦作新能源公司在建3亿AH生产线,部分设备处于安装调试阶段,红星汽车年产4亿AH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场地平整和土建工作。 总结
进入二季度之后,动力电池和正极材料逐渐走稳,波动较小,而电解液、隔膜却开始走上降价的舞台。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反而,我们认为这是行业逐渐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因为隔膜和电解液(六氟磷酸锂)利润率过高,明显属于小众产品类别,按照行业规律,只要规模足够大,市场足够成熟,利润率维持在10%以内是比较合理的,目前超过30%的利润一定会促进企业投扩产,最后增加供应导致产品供需走向平衡,产品则降价至合理空间。那么除了这两个产品之外,还有什么材料是有降价空间的呢?根据我们统计来看,钴盐、锂盐、铝壳结构件这几个产品目前利润仍然偏高,未来有希望成为动力电池降成本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