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生产的磷酸铁产品纯度高、一致性强,能够充分适配当前市场上主流的三代或四代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工艺要求。”据兴发集团新能源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三级研究员郑磊博士介绍,第四代磷酸铁锂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能够有效提升电池的续航能力。目前,一期年产10万吨电池级磷酸铁前驱体项目已实现满产满销,公司正在加快推进二期项目产能建设。

面对新能源材料技术的快速迭代,湖北三峡实验室同步加强研发攻关,目前已成功推出6款迭代磷酸铁系列产品。湖北三峡实验室新能源材料研发中心四级研究员孙念博士表示,研发团队正致力于通过开发新型原料与优化工艺路径,持续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通过精准调控磷酸铁颗粒的粒径分布与搭配方式,有效提升磷酸铁锂材料的体积密度,从而增强电池的续航表现。
据了解,随着磷酸铁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广泛应用,其上游材料体系正在不断拓展完善。兴发集团依托自身磷资源产业基础,积极布局磷铁系正极材料领域,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延伸。目前,公司已实现磷酸铁、磷酸铁锂、磷酸二氢锂等关键电池材料的规模化生产,参股公司——磷氟锂业已成为国内前二的磷酸二氢锂生产企业。

孙念博士提出,当前研发重点聚焦于进一步降本增效,通过持续的原料创新与工艺优化,不断提升产品结晶纯度与综合性能,增强市场竞争力。
“我们已经建立磷酸铁前驱体-磷酸铁锂正极-电池负极-电解液-电池回收利用等完整的电池材料研发体系。”郑磊博士补充道,“在电芯制造环节,宜昌拥有楚能新能源、欣旺达等企业和电池包加工产业链。宜昌市已形成了从矿产资源、化工原料、新能源材料到电芯制造,再到电动汽车和储能应用的完整产业生态,兴发集团正深度融入这一产业链体系并发挥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