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该项目依托嘉施利(宜城)化肥有限公司规划建设的磷化工绿色循环产业厂区推进,这片厂区总征地面积达 1209.23 亩(合 806152.8㎡),以雷雁大道为自然分割线,分为东、西两个地块,整体定位为集多品类化工产品、新能源材料于一体的绿色产业集群。目前,厂区内的 60 万吨 / 年硫磺制酸生产装置、15MW 余热发电及配套的公用、辅助设施已建设完成,为后续项目落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配套保障。而此次拟批准的磷酸铁项目,便选址于该产业厂区的西地块,项目拟投资 168000 万元,占地面积 43920㎡,核心建设内容是打造一条年产 15 万吨电池级磷酸铁的专业化生产线,同时同步配套建设相关公用工程、辅助工程、储运工程和环保工程,形成从原料处理到成品产出的完整产业链条,确保生产流程的高效与环保达标。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的产品定位清晰,作为新能源电池级的前驱体原料,未来不仅将供给公司下游配套的磷酸铁锂生产使用,还能面向全国范围内的新能源电池厂供货,进一步拓宽市场覆盖范围。
从企业发展背景来看,嘉施利(宜城)化肥有限公司并非新兴入局者,而是深耕磷化工领域多年的 “实力派”—— 公司由新都化工于 2011 年牵头成立,自成立之初便扎根湖北省宜城市大雁工业园区,经过十余年的稳步发展,已累计投入近 10 亿元,形成了占地面积约 600 亩的成熟生产基地。目前,公司已建成多条核心生产线,包括两条年产 450kt 硫精砂制酸生产线、一条 150kt 磷酸一铵生产线、两条 300kt 缓控释肥生产线、一条 70kt 聚合氯化铝生产线以及两条 200kt 硫基复肥生产线,同时配齐了办公、宿舍、仓储等完善的辅助保障设施,在硫基化工、磷复肥、环保材料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生产运营经验,构建起成熟的技术体系与管理模式。也正是基于这样扎实的产业基础,公司才有底气推进磷化工绿色循环产业厂区的规划,并在 2025 年预计分期建设年产 20 万吨消防材料、年产 15 万吨磷酸铁、年产 15 万吨精制磷酸三个重点项目,逐步实现从传统磷化工向新能源材料领域的跨界延伸。
从区域产业发展视角来看,湖北省作为国内磷资源大省与磷化工产业核心集聚区,近年来始终在推动传统磷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尤其鼓励企业向新能源材料、高端精细化工等高附加值领域拓展。磷酸铁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关键前驱体,恰好是连接传统磷化工与新能源产业的重要纽带,自然成为政策扶持的重点方向。此次嘉施利宜城年产 15 万吨磷酸铁项目的拟批准建设,不仅精准契合了湖北省磷化工产业转型的核心战略,更能充分利用企业已建成的硫磺制酸、余热发电等设施,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既降低了项目的建设与运营成本,也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未来项目建成后,不仅能为下游新能源电池产业提供稳定的高品质原料,助力整个产业链降本增效,还能通过产业链延伸减少传统化工生产中的资源浪费,为区域 “双碳” 目标的实现与绿色经济发展贡献实实在在的力量。
此次嘉施利(宜城)化肥有限公司年产 15 万吨磷酸铁项目进入拟批准公示阶段,既是企业深耕磷化工领域多年后,向新能源材料赛道迈出的关键一步,也是湖北省磷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生动缩影。我们期待未来项目能顺利完成后续建设并早日投产,嘉施利宜城公司也能持续发挥自身的技术与产业优势,在磷酸铁及相关新能源材料领域不断突破;更希望这样的绿色循环项目能带动更多区域内企业参与进来,共同推动湖北磷化工产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