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达新材:福建总投资超5亿元、年产5万吨石墨化负极材料生产线技改项目公示
8月26日,三明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贵安新区生态环境局关于福建科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增建设年产50000吨石墨化负极材料生产线技改项目(碳化工艺技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受理情况的公示。
项目名称: 新增建设年产50000吨石墨化负极材料生产线技改项目(碳化工艺技改项目)
建设单位: 福建科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太华镇罗丰村罗丰工业区
项目概况:据悉,该项目总投资54773万元,项目选址位于三明市大田县太华镇罗丰工业区,主要建设 3 条石墨化生产线、5 条负极材料预处理及成品生产线,配套新建 220 千伏输变电工程。本次技术改造项目位于原有厂区内,不新增占地面积;技改后未新增生产规模,二期工程主要产品产能不变,即年产石墨化负极材料50000t。
福建科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7 年 10 月 31 日,公司由锂电装备龙头科达制造控股,全球负极材料领先企业贝特瑞、佰斯通(厦门)公司、厦门海辰储能及厦门国贸股份参股。公司业务聚焦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经营范围还涵盖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与销售、新材料技术研发,同时拥有货物进出口和技术进出口业务。
在生产基地布局上,福建大田基地地处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罗丰工业园区,规划占地 500 亩,注册资本 2.8 亿元,固投近 20 亿元,已构建起 “煅后焦 - 石墨化 - 人造石墨负极” 全产业链生产能力。一期 4 万吨 / 年一体化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产线已于 2022 年底全部建成,投产了年产能 4 万吨石墨化、1 万吨预处理及负极材料和 5 万吨煅后焦,预计年产值近 25 亿元、利税约 4 亿元;二期 5 万吨一体化项目也已建成投产,两期合计年产 9 万吨人造石墨负极、15 万吨煅后焦,三期坩埚厂正在规划,预计将带来 20 万只坩埚产能 。
除福建大田基地外,公司还设有安徽基地、漳州基地以及重庆基地。重庆基地建成投产后,四个基地合计全年负极材料产能可达 15 万吨、总产值约 70 亿元、利税 10 亿元以上,着力打造国内一流的全产业链锂电池负极材料综合研发与生产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