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金:总投资50亿元、年产20万吨高性能锂电负极项目将落地福建古田
近日,凯金新能源表示,其年产20万吨高性能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将落户福建古田。据介绍,该项目总投资50亿元,预计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将达60亿元,税收将达3.6亿元。其中,项目一期将在与相关方正式签约后启动建设,从而确保一期项目于明年6月建成投产。
资料显示,凯金新能源成立于2012年。近期,电池中国在锂电产业链调研期间,就曾实地走访位于广东东莞的凯金新能源总部。
在产品及技术方面,据介绍,凯金新能源负极技术覆盖石墨、硅基、硬碳三大体系,已形成动力、消费类、储能电池的全场景解决方案,并为电动航空、智能机器人等新兴市场用电池,提供高性能的负极材料支持。目前,其超360mAh/g高比能、超15000次长循环、6C高功率石墨负极产品供不应求。
在产能布局方面,除了此次布局福建古田,凯金新能源此前已先后在浙江湖州、青海西宁、内蒙古乌兰察布、贵州铜仁、江苏盐城及上海青浦等地,设立多家子公司与生产基地。目前,其负极材料年产能达36万吨。
作为锂电池核心材料之一,负极材料性能的优劣,对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性等方面影响较大。作为该领域头部企业之一,凯金新能源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前瞻性布局,不仅在国内积极布局产能,而且敏锐地捕捉到海外市场能源转型带来的机遇。
一方面,欧美地区为降低锂电供应链风险,纷纷要求电池企业提高本土化材料采购比例;另一方面,海外市场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爆发式增长,对锂电核心材料需求旺盛。
在此背景下,产能“出海”成为中国负极材料企业突破贸易壁垒,抢占全球市场的关键战略。在调研中,凯金新能源就曾向电池中国透露,其规划未来将在中东、欧美等地区布局海外生产基地,以打造可以辐射全球客户的生产基地布局。
此举有望通过海外市场的本地化生产,使企业自身规避相关高额关税,并深度参与到全球锂电供应链体系之中,降低物流成本,同时更好地响应海外客户定制化需求,或将进一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