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与系统价格短期波动,竞争日趋激烈
近期,储能电芯价格出现短期波动,主要受海外订单阶段性释放和国内中标需求持续走高的影响,导致短期内供需失衡。
同时,6月底碳酸锂价格的上涨也对电芯成本产生了一定影响,但由于涨幅在碳酸锂价格联动机制风险可控范围内,并未成为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储能系统方面,自531抢装潮后,价格虽随电芯价格上涨有所反弹,但整体仍保持下行趋势。
各系统厂商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价格难以大幅反弹。头部厂商通过量产大容量电芯,在4小时储能项目报价中展现出强大竞争力,最低报价已跌破0.4元/Wh。
头部厂商竞争激烈,大容量电芯成关键
在市场竞争格局方面,头部储能厂商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
无论是实际出货量还是中标项目量级,各大厂商之间的差距都在缩小。在国内市场,由于遵循“价低者中标”的原则,厂商们为了保住订单,不得不在一定价格区间内浮动报价。
头部厂商之所以能够报出低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容量电芯的量产。
例如,587Ah、648Ah等大容量电芯的推出,显著降低了系统成本,使得头部厂商在低价竞争中占据优势。
中东政策驱动,光伏配储项目落地
中东地区成为储能市场的新热点。
沙特和阿联酋两国通过政策强力推动能源转型,叠加可再生能源的爆发式增长,对电网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而推动了大规模光伏配储项目的落地。
国际贸易环境变化,海外工厂布局加速
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对储能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
特别是美国市场,自2026年1月1日起,301条款关税将从7.5%上升至25%,届时储能电池的最终关税将高达82.4%。这一变化无疑提高了美国进口贸易壁垒,增加了成本,进而可能压缩美国储能装机需求。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头部储能厂商纷纷加速海外工厂布局。
预计未来将从海外工厂进行发货,以规避高额关税。这一战略调整不仅有助于厂商保持市场竞争力,还将进一步推动全球储能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新兴市场崛起,澳大利亚与东欧表现抢眼
除了传统市场外,新兴市场也为储能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澳大利亚通过实施户储补贴计划,极大地推动了户用储能市场的快速发展。2025年7月,澳大利亚户储市场新增装机量达到19,592套,总容量达344.1MWh。据预测,全年新增装机量将突破22万套,较2024年增长近200%。
东欧市场则通过政策补贴直接刺激装机量增长,为国内企业带来了全新机遇。
未来展望:储能市场将持续快速增长
展望未来,全球储能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储能系统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将不断提升。同时,各国政策的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增长也将为储能市场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
业内专家表示,储能行业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随着新兴市场的崛起和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全球储能市场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