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电气:2025上半年负极材料出货量15.70万吨,同比增长70.47%
8月28日晚间,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科电气”)发布公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业绩表现亮眼,实现营业收入约36.13亿元,同比增长59.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约2.82亿元,同比大增219.04%,核心增长动力源于锂电负极业务的强劲表现。
根据该公司的公告,中科电气锂电负极业务聚焦新能源锂离子电池上游关键材料领域,终端覆盖新能源汽车、储能、消费数码三大市场。2025年上半年,三大终端市场均呈现增长态势: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内以旧换新政策发力,叠加产品力提升,销量持续增长;储能市场延续高增长,锂离子电池凭技术与成本优势主导新型储能领域,欧洲、美国、中东等海外市场大储项目密集落地;消费数码市场则受益于传统市场回暖、消费升级及新兴产品发展,需求稳步释放。下游市场的旺盛需求,推动负极材料行业持续增长。
作为国内最早布局动力锂电负极材料的企业之一,中科电气在该领域深耕二十余年,具备显著竞争优势。技术层面,公司拥有负极材料全工序设计运营能力,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全自动智能型石墨化炉,在电耗成本、自动化程度、环保性等方面优于传统生产线,石墨化加工技术国内领先;磁电装备业务的技术储备,也为锂电负极生产装备优化提供支撑。研发方面,公司组建专业团队,与清华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或联合开展科技项目,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科研平台。上半年中科电气新增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国际专利1项,另有226项专利在申请中(含180项发明专利、10项国际专利)。
报告期内,中科电气业绩再创新高,实现营业收入约36.13亿元,同比增长59.60%;其中,石墨负极销售收入33.48亿元,同比增长66.64%,毛利率20.83%,同比增长4.6%。目前该公司的是石墨负极材料产能29.9万吨,在建石墨负极材料产能5.76万吨,上半年石墨负极产量15.95万吨,负极材料出货量15.70万吨,同比增长70.47%。
在业务推进上,公司多举措并行,稳步建设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提升石墨化自给率与生产线智能化水平;探索供应链合作,实施战略库存管理保障原材料供应;深化技术创新,推动快充负极迭代,加速低成本储能类、新型负极开发应用;推进精益管理,提升成本管控与风险识别能力;聚焦重点客户与储能电池领域,抢抓增量市场机遇;同时有序实施国际化战略,计划在阿曼建设全球最大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基地。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在新型负极材料领域进展显著,硬碳负极已实现量产,硅碳负极进入多家客户测评和平台开发阶段,为后续业务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中科电气锂电负极业务积累了丰富经验,具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及工程化应用能力:焦原料结构自主调控设计,包覆工艺 及表面改性技术持续迭代更新,快充技术行业领先;硅碳、硬碳等新型负极材料从材料、工艺到性能评估不断提升与完 善,硬碳负极产品实现量产,硅碳负极产品进入多家客户测评和平台开发阶段;自行设计建造的新一代“全自动智能型 石墨化炉”具备电耗成本低、炉芯耗材费用少、自动化程度高、绿色环保等优势,进一步巩固了公司石墨化技术工艺和 智能装备行业领先地位;具备负极材料全设备、全产线设计、施工、运行的一体化建设和运营能力,自行设计建设的负 极材料产线自动化水平业内领先。
同时,公司锂电负极业务组建了专业研发团队,并与清华大学、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 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湘潭大学等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或联合开展科技项目,拥 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锂离子动力电池负极材料工程中心”、“湖南省工程技术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 室”等科研平台,并配备了国内先进的负极材料理化性质检测、半电池、全电池等电化学性能检测的研究设备,以及粉碎、分级、烧结、包覆等试验生产线,获得了“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 “湖南省制造业关键产品‘揭榜挂帅’项目”、“长沙市科技创新基金”等政府支持科技项目。
在客户渠道方面,该公司拥有优质的客户资源。在锂电负极业务领域,公司与宁德时代、比亚迪、 中创新航、亿纬锂能、瑞浦兰钧、蜂巢能源、ATL、LGES、SK On、三星SDI等国内外知名锂电厂商有着良好稳定的合作。 公司除继续深化与现有主要客户合作的同时,也在积极拓展国内外优质新客户。
今年上半年,该公司临时股东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投资建设阿曼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的议案》。为进一步实施公司国际化发展战略、扩大海外市场业务规模并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湖南中科星城在中国香港设立的全资子公司中科星城(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投资设立阿曼项目公司实施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金额不超过80亿元人民币(最终以实际投资金额为准),分两部分建设,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产能规划各为10万吨/年,建设周期预计各为36个月,其中,每一部分的建设将会结合市场和客户需求情况分期、分阶段实施。同时,为确保公司海外投资事项的稳步、有序推进,此前公司已审议通过的投资建设“摩洛哥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做延缓建设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