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负极材料龙头公司贝特瑞披露2024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2.37亿元,归母净利润9.30亿元。面对锂电材料行业竞争加剧、供给侧过剩及价格低位运行等挑战,贝特瑞主动调整,多举措推行降本增效,经营绩效逐步改善。
与此同时,公司持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全球负极材料龙头地位持续稳固,稳步推进全球化战略,海外基地加速布局,积极布局新技术方向,助力产品竞争力提升,为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贝特瑞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引领,通过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引领产品技术创新,多领域新型电池材料取得积极成果。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7.7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42%,近五年研发投入超38亿元。在硅基负极材料、快充负极材料、氢能与钠离子电池材料和固态电池材料等领域取得积极成果。
ICC鑫椤资讯统计,2024年全球人造石墨材料的出货量是192.38万吨,其中中国以191.08万吨的供应量占据全球市场的绝对主导地位。贝特瑞人造石墨出货量突破34.5万吨,展现了公司在人造石墨市场中的领先地位与技术产业化优势。
贝特瑞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实现差异化竞争,公司最新研发的T石墨负极产品在关键性能指标上已形成显著竞争优势,具有6C快充能力、超长循环寿命及高低温性能,已获得客户的高度认可。
在硅基负极材料领域,公司成功开发高压实、低膨胀快充型新硅碳负极,并顺利通过头部电池厂商测试;新一代硅基负极产品打入国际头部客户供应链,实现了在国内外“46”系列大圆柱项目中的全面突破;CVD硅碳产品获全球多家主流动力客户认可,预计2025年批量供应。
其自主研发的燃料电池扩散层、催化层多款关键材料已成功实现在氢燃料电池膜电极上的商业化应用。在钠离子电池材料领域,贝特瑞具备量产供货条件,新推出的BNS-O3B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比容量可达150mAh/g,压实密度大于3.4g/cc。
在固态电池材料领域,公司在氧化物、聚合物及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三大技术路径上全面布局,率先建立干法与湿法工艺并行的固态电解质产线,年产能突破百吨级,服务于动力、3C等领域客户,并实现规模化使用;同时,公司开发出多款新型固态电解质材料,其中低成本、高离子电导率的磷酸钛铝锂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已实现吨级出货。
2024年,公司充分把握国际化发展的新机遇,全球化战略持续纵深拓展,以印尼、摩洛哥项目为战略支点,强化新能源材料全球供应链韧性,加强海外布局,构建国际市场竞争优势。
贝特瑞成功推进印尼年产8万吨负极材料项目(一期)投产,成为国内负极材料行业首个海外运营基地。同时,公司启动印尼二期年产8万吨负极材料产能建设。此外,公司也在摩洛哥启动了年产5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年产6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贝特瑞表示,后续将根据行业发展、海外客户需求,规划其他海外市场产能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