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全固态电池开始样品验证,能量密度提升40%以上
据国内媒体报道,宁德时代在今年增加了对全固态电池的研发投入,已将全固态电池研发团队扩充至超 1000 人。
宁德时代目前主攻硫化物路线,在近期已进入 20Ah 样品试制阶段。一位知情人士称,宁德时代目前的方案能将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做到500 Wh/kg,比现有电池提升40%以上,但充电速度和循环寿命还未达预期。
中伟新材拟投千亿在印尼建电池材料厂
中国电池材料制造商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在印度尼西亚建设一座价值100亿美元(当前约合人民币710.38亿元)的电池材料工厂。
据路透社报道,中伟股份的印尼董事维罗妮卡(Magdalena Veronika)说到,这100亿美元的投资将在10至15年内完成,该公司正在为工厂设立寻找合适的地点。维罗妮卡说,这个项目已被印尼政府授予国家战略项目地位,并补充说项目需要3000至3000公顷的土地。
印尼希望借助它所拥有的丰富镍矿,加上一系列奖励计划,吸引更多的电动车制造商和电池生产商到印尼投资设厂生产电池。
锂电材料端
碳酸锂:
本周碳酸锂成交价格的重心出现了明显的上移趋势,这一变动主要受到了上周澳大利亚皮尔巴拉锂矿公布的财报中下调产量指引的影响。该财报所传达的产量下调信息,迅速在市场上引发了对于矿石资源可能短缺的担忧情绪。这种担忧情绪进一步传导至碳酸锂期货市场,推动了期货价格的强势上涨。
从供应面来看,尽管国内云母矿山由于多种原因维持着较低的开工率,同时盐湖地区也受到不利天气条件的影响而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减产,但四川地区的锂辉石产量却实现了增长。这一增产情况,加之海外盐湖碳酸锂发运量的稳步增加,共同为市场提供了额外的供应来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国内减产所带来的供应缺口,使得碳酸锂的整体供应量呈现出小幅增加的态势。
在需求方面,11月份正极材料厂的生产计划依然保持着增长的势头。这主要得益于动力终端市场的持续强劲需求,以及电池厂对正极材料标准进行调整后所带来的备货需求增加。但目前产业链各环节均保持了一定的库存水平,尽管需求保持旺盛,但由于库存的缓冲作用,锂价的持续上涨动力可能并不充足,预计在本月下旬,锂价有可能出现回调的趋势。
碳酸锂11月7日最新价格:
电池级99.5%:7.40-7.59万元/吨
工业级99.2%:6.95-7.10万元/吨
三元材料:
本周三元材料市场表现基本符合预期。国内市场受到近期“以旧换新”政策的轻微拉动,但整体需求并未显著增加。进入年底,三元材料的新增订单有限,清库存阶段逐渐展开,市场供给呈现逐步回落的趋势。然而,部分海外客户的备货需求带动了11月的订单量小幅增加,因此市场上既有供给增量的支持,也面临减量的压力,整体供给在10月、11月预计将维持相对平稳,至12月可能出现明显减量。
需求方面,国内市场的新增订单不多,主要订单集中于特定车型,而海外市场由于年底例行备货,11月的供货量有所增加。然而,整体需求支撑力度有限,市场供需面临平衡调整的压力。
价格方面,市场缺乏实质性需求支撑。尽管此前美联储降息对金属价格带来一定提振,但由于需求相对偏弱,硫酸镍、硫酸钴等价格已开始小幅下行。三元前驱体的价格整体呈现维稳偏弱的走势;而正极材料方面,受碳酸锂价格上涨影响,价格略有提升,但实际成交量对价格的拉动效果有限。
三元材料11月7日最新价格:
三元材料5系单晶型:10.8-11.7万元/吨
三元材料8系811型:14-14.9万元/吨
磷酸铁锂:
本周磷酸铁锂材料市场需求表现较好。虽然整体需求较为旺盛,但一些企业因亏损严重、价格压力较大,开始尝试上调加工费,与上半年负极材料的价格上调趋势类似。一些新进入的企业在过去两个月中实现从零到一的突破,开始出货少量订单,主要流向小型电芯厂,每月出货量在500吨以下,显示出初步增长迹象。部分磷酸铁生产企业则因资金短缺未能按时采购原料,导致本月全停产。
在行业竞争方面,新增磷酸铁锂企业的出货量有所增长,部分企业的开工率已达八成,甚至接近满产状态。
磷酸铁锂11月7日最新价格:
磷酸铁锂动力型:3.24-3.38万元/吨
负极材料:
本周负极材料市场表现良好,下游需求稳中向好,尤其是比亚迪动力订单增长较好,与其相关的供应商将更为受益。行业整体开工水平尚可,部分头部企业接近满产状态。价格方面,下游需求增量下负极材料端或有一定涨价意愿,最终还需取决于负极材料企业和下游电池厂之间的博弈结果。
本周石墨化市场整体表现平稳,代工企业未见显著订单增长。尽管比亚迪的需求增量有所增加,但主要由其原有供应商消化,这些供应商的自供能力较强,因此比亚迪需求增加对代工企业的影响较小。代工市场依旧较为冷淡,未见明显的订单增量。
在天然石墨方面,预计11月将延续10月的市场态势,整体开工率较低。除个别企业外,多数企业因下游需求疲软,采取减产策略以减轻库存压力,导致整体开工率持续下调。
负极材料11月7日价格:
负极材料天然石墨高端产品:50000-65000元/吨
高端动力负极材料人造石墨:32000-65000元/吨
中端负极材料人造石墨:23000-38000元/吨
电解液
本周电解液市场需求微增,整体市场开工率及出货量基本稳定,各家的客户结构也基本稳定,整体市场竞争格局逐步趋稳。价格方面,业内厂家挺价心理明显,但由于电池厂强势,以及下游需求并没有超预期增长,电解液价格仍处于平稳状态,本周亦无明显波动。
原料方面,六氟磷酸锂市场需求稳中有增,整体市场开工率及出货量小幅增加,头部开工率70%-80%,二梯队厂家由于产能不大,接近满产,较小的六氟厂基本仍处于低负荷或者停产状态,六氟利润水平仍然没有得到改善。价格方面,由于市场没有明显波动,本周六氟价格亦无明显变化。溶剂市场供应充足,整体市场开工率较低,价格小幅回落。添加剂市场供应恢复,价格稳定。
短期来看,11月份市场小幅调整,市场需求曲线基本稳中微增,预计12月份市场需求下滑。
电解液11月7日价格:
六氟磷酸锂国产:5.45-5.75万元/吨
动力三元电解液:2.15-2.54万元/吨
动力磷酸铁锂:1.71-2.28万元/吨
储能磷酸铁锂:1.53-2.07万元/吨
隔膜
本周隔膜市场需求保持稳定,尽管动力电池领域受到了以旧换新补贴政策以及部分车企冲量行为的影响,但整体订单需求波动并不显著。特别是在比亚迪等车企和电子厂商的库存采购因素作用下,11月的订单需求仍维持在年度的高点。预计到12月,市场需求将呈现环比下滑的趋势。
在行业动态方面,市场近日关注的焦点之一是佛塑科技宣布计划收购河北金力的消息。河北金力曾尝试冲击科创板未果,随后在港股上市,但未有进一步的消息。此次收购若顺利完成,佛塑科技将使隔膜业务成为其最主要的业务板块。河北金力此前已获得宁德时代超薄隔膜订单,若收购成功,其出货量有望跃升为湿法隔膜行业第二,仅次于恩捷,超越星源。市场对此次收购的进展关注度较高,预计这将对整体行业格局产生一定影响。
隔膜11月7日最新价格:
基膜9μm/ 湿法:0.7-0.925元/平方米
基膜16μm/干法:0.35-0.45元/平方米
基膜9+3μm陶瓷涂覆隔膜:0.85-1.1元/平方米
锂电下游需求:
电池
本周锂电池市场整体增量有所提升,主要得益于比亚迪等头部企业在动力领域的订单增长。预计11月份整体电池供应量较10月份有进一步的提升,尤其是在以旧换新政策的刺激下,新能源车市场的需求增量高于预期。与此相比,储能领域进入交付高峰期,新增订单增量有限,整体增长带动作用不如动力领域明显。数码消费领域的需求则已基本释放完毕,随着双11备货需求的结束,整体需求呈现持稳偏弱的状态。
在价格方面,动力电池价格受到原料行情的影响,波动幅度相对较小,报价调整并不显著。但随着年末临近,电池企业可能会采取低价清库存的策略,进一步推动价格波动。
锂电池11月7日最新价格:
方形三元动力电芯:0.41-0.48元/Wh
方形磷酸锂铁动力电芯:0.29-0.41元/Wh
方形三元(高镍):670-790元/KWh
新能源车:
本周,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10月份,新能源乘用车的零售销量为128.4万辆,同比增长67%,渗透率达54.38%,连续四个月突破50%的渗透率大关。至10月累计,新能源车零售总量达到841.6万辆,同比增长41%,整体渗透率为46.92%。
在周度数据方面,上周整体乘用车销量超过55万辆,达到56.3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9.3万辆,同比增长69.36%,环比增长2.42%,渗透率为52.04%。预计年底前渗透率将继续保持在5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车企开始推出增程版车型,例如小鹏和蔚来的乐道也将推向海外市场。随着市场向多元化发展,纯电动车型和增程车型的“双轨”战略成为趋势。对于明年的补贴政策,车企和消费者的关注点都集中在补贴能否持续以及订单交付的时效性,因此,能够及时交付的车企预计将获得最大的市场份额。
储能:
本周储能市场整体保持稳定。价格维持在相对平稳的状态,企业订单饱满,尤其是头部企业如阳光电源、远景、天合等,其订单情况依旧良好。然而,市场处于洗牌阶段,一些中小型储能企业面临较大经营压力,内部动荡较为显著,洗牌过程目前已接近尾声。
从区域市场来看,中东、东南亚和东亚等地区的储能项目招投标量较大,国内企业在这些区域的参与情况良好,尤其是新源智储、华为及EPC厂商如中国能建和中国电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乌兹别克斯坦、沙特和阿联酋等地积极承接大型项目。
近期的招投标活动表现较为平稳,备案项目稳步增加。尽管整体价格尚未出现上涨趋势,预计价格将保持稳定直至明年才可能出现变动。对于美国市场,虽然特朗普当选后的政策可能会对储能市场产生影响,但从目前的市场反应来看,储能行业的支持政策预计会继续延续,尤其是在IRA政策的推动下,美国储能市场的发展依然保持积极势头。
在企业表现方面,阳光电源在三季度的出货量大幅攀升,前三季度累计出货17GWh,其中三季度单季出货9GWh,超过特斯拉的6.9GWh,显示出其在国内外市场的强劲竞争力,储能市场的竞争依然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