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锂电池 » 正文

四年未赢利博世三星合资公司或将分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6-04  来源:ICCSINO  作者:鑫椤资讯
摘要:    等不及分享新能源汽车这块大蛋糕,曾立志共同在汽车锂离子电池分杯羹的博世、三星不再就合资公司的矛盾遮遮掩掩,而是正在洽谈分家。    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成立四年的博世三星合资公司仍处于亏损...
    等不及分享新能源汽车这块大蛋糕,曾立志共同在汽车锂离子电池分杯羹的博世、三星不再就合资公司的矛盾遮遮掩掩,而是正在洽谈分家。
    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成立四年的博世三星合资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投资四年并没有收回成本,同时也看不到公司赢利前景,合资双方对于未来合资公司战略上的定位出现了分歧。
    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双方矛盾从2011年就已经出现,尚未处理完和三星合资公司分手事宜,博世已经在中国市场寻求新的战略合作伙伴。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告诉本报记者,博世如果要涉足国内电池行业,前提要找到新的合作伙伴。发改委、商务部等部委2011年年底发布的《外商投资指导目录》规定,外商投资能量型动力电池等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的比例不超过50%。
    这并不是一家锂电池生产商所面临的尴尬,由于下游需求不振及生产成本高,全球不少锂电池生产商都难以摆脱亏损命运。
    现状尴尬
    2008年,博世与韩国三星视界有限公司宣布,双方50:50的合资公司“SB LiMotive有限公司”,合资公司当年9月1日成立并开始运营,开发、生产和销售汽车用锂离子电池。合资双方计划未来五年内共同投资3亿~4亿美元,从2011年开始成批生产符合汽车要求的高效锂离子电池,并在全球范围内销售。
    双方预计,到2015年全球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将达到300万辆左右,并谋求到2015年占领全球汽车动力电池市场30%的份额。锂离子电池是混合动力或电力驱动等前瞻性汽车技术的基础。基于博世在电力电子、电池管理、电机、变速器或隔离模块转换器等领域已经具备了完善的专业技术能力,并且是跨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拥有众多的汽车整车厂资源,而同时三星视界锂电产品为众多笔记本电脑、手机和电动工具厂商供货,双方当初一拍即合。
    当时,热衷于投资锂离子电池的公司此起彼伏出现。2010年,我国的锂电池行业投资也出现了一轮爆发。China Venture投中集团旗下金融数据产品CV Source统计显示,2010年我国动力电池行业披露私募融资案例为18起,其中涉及锂电池且融资规模在352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就有5家。排名第一的是骆驼股份(601311.SH),获融资2457万美元,紧随其后的是中航锂电,获融资2270万美元。全国各个城市也掀起了投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基地的热潮。
    但是,投资热的背后并没有唤醒市场需求的热情。锂离子电池最大的潜在市场是电池供电的新能源汽车,但新能源汽车销售一直缓慢,即使有政府的补贴政策助力。
    例如在中国,财政部等四部门两年前联合下发通知,确定在上海等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由此拉开了国家财政直接鼓励新能源汽车走向私人市场的序幕。在利好政策的推动下,几乎每家汽车厂商都启动了新能源汽车的规划,但从市场接受程度来看,却是另一番景象,“有价无市”是新能源汽车普及所面临的最大难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一季度,汽车整车企业销售新能源汽车10202辆,其中纯电动汽车1830辆、混合动力1499辆,代用燃料汽车6873辆。一季度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仅占整个车市480万辆总销量的0.2%,而去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为8159辆。
    一方面是需求的惨淡,一方面是投资的热烈,两者的巨大偏差影响了博世三星对其合资公司赢利的期待。博世亚太区董事长瑞世柯曾在博世2011年年度业绩披露会上对本报记者表示,首先,基于公司和三星之间的合作,以及公司和三星之间相互的了解,合资企业不会解体。但是现在公司正在进行讨论,合资企业组织上也有可能会有一些变化。在过去两年经验积累的基础之上,双方可能会考虑在未来发展上寻找新的方向。
    “两家公司都是比较强势的公司,本来是看好锂电池赢利前景才成立合资公司的,但是合资公司成立了四年,仍然没有赚钱,当公司处于培养市场和客户的阶段时,就比较容易闹矛盾。双方对合资公司未来前景的定位肯定会发生变化。”接近博世三星合资公司的人士告诉记者。
    博世和三星分家正在谈判中,不过,博世仍没有放弃投资锂电池板块。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陈玉东在多个演讲场合表示,博世看好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会坚持不断地投资新能源汽车相关板块。
    锂电池企业亏损
    “你们的售价真贵。”上海通用汽车执行副总经理刘曰海听到这样的抱怨时回答称,“即使这样的价格,我们厂商也是在亏钱卖车。”
    这是新能源汽车在走向私人化消费所面临的尴尬局面,价格的居高不下导致消费者购买力弱,消费者购买力弱又引发厂商无法形成规模化效应,这种非良性循环的投资和消费落差引发了新能源汽车上游提供商——电池厂商的生存处境艰难。
    锂电池近两年的投资热负面效应开始显现,产能增长过快且市场发展滞后,部分中小企业处于亏损的边缘。锂电池供应商当升科技2010年上市之后,报告期业绩连续下滑,直至2011年年报和2012年一季报出现双亏,分析人士认为,在政策推动下,锂电池行业过度投资、无序竞争,使当升科技传统产品的毛利率大幅下降。
    “深度原因是锂电池需求和产能不匹配。在电动车领域,一方面电动车市场也不如预期,另一方面锂电池成本昂贵。锂电池生产商这几年的日子肯定不好过。”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原副总工程师张世杰告诉记者。
    不仅中国的锂电池生产商遭遇市场需求的尴尬,美国锂离子电池生产商A123系统也因为需求不足、投资过大而陷入长达十年的亏损。公开数据显示,在2006~2010年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亏损累计近3.66亿美元。更为严重的是,A123系统的亏损额还在持续扩大中,该公司日前公布的预测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可能亏损1.2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更为严重。
    业内人士认为,新能源汽车未来会占主流,但这天何时来到难以确定,要看投资者的信心,能够承受多长时间亏损。而当前偶尔出现的电动车起火、自燃的案例对于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绝对不是好消息。近年来,车企也陆续进入锂电池生产领域,这也将会进一步加剧现有电池生产商的竞争。
 
关于我们:ICC鑫椤资讯成立于2010年,主要服务于炭素、锂电、电炉钢3大行业,是中国领先的专业产业研究和顾问公司。鑫椤资讯以研究为中心,提供媒体资讯、研究咨询、数据库和市场营销等解决方案。
鑫椤锂电专注于锂电池原材料、锂电池及其下游等相关产业链跟踪,对市场价格、行情动态等资讯的搜集与研究,常年跟踪行业内400多家生产企业,拥有完善的产业数据库。根据企业需求提供定制报告,为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
鑫椤锂电以研究为中心,服务于行业企业、金融机构(一二级市场私募基金/券商/银行等)、高校/科研院所、政府等,为客户提供的独特洞见、分析和资源,帮助客户高效决策,以实现高质量的业务增长。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资讯浏览
市场报价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招聘 | 关于我们
电话:021-50184981   电子邮箱:service@iccsino.com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杨路560号中融恒瑞国际大厦1203室  邮编:200122  沪ICP备20220242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