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冠宇:已量产25%高硅负极电池量产,体积能量密度达900Wh/L
近日,珠海冠宇在投资者活动上表示,在硅负极电池方面,公司致力于一系列新材料的自主研发以及与供应商的合作开发。提升电池能量密度一直是锂离子电池重点发展的方向,在电池负极中引入高容量的硅材料是提升能量密度的重要方式之一。上半年公司成功量产25%高硅负极电池;由于掺硅比例的提升,该电池体积能量密度高达 900Wh/L,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未来公司将稳步推进硅负极项目的量产落地,在保证产品性能稳定的前提下持续提升负极掺硅比例。
此前,真我(realme)与珠海冠宇电池联合宣布,成功研发出全球首款100%硅碳负极电池,并将其应用于一款15000mAh的概念手机中,电池厚度为6.48mm,整机厚度控制在9mm以内,实现了可持续5天的日常续航。

此外,公司还在积极布局钠离子电池和固态电池。
在钠离子电池方面,该公司紧跟钠离子研发动态,结合自有 LFP 启停电芯的成熟技术,已开发出第一代钠离子启停电芯产品,丰富了公司启停电池的产品矩阵,为汽车在低温场景下提供更加稳定和高效的电力供应。
而在固态电池方面,目前,该公司半固态电池已开始量产出货,并陆续获得更多客户认可。公司积极推进全固态电池的相关研究,通过持续研发改进,目前公司的固态电池样品已具备了良好的安全性能及循环寿命。
根据该公司的公告,2025 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预计 41.00 亿元–43.00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33%-35.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50 亿元–3.00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0.43%-80.51%。前三季度公司业务增长主要受益于消费电子大客户、动力电池、无人机、可穿戴设备等这些领域的需求都增长迅速,尤其是消费类电池产品出货量增加最为显著,并且大客户在三季度有新产品上市,带动公司出货提升。
据了解,消费类电池业务是珠海冠宇的营收主力,占比常年在90%左右,应用领域包括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消费类无人机等。珠海冠宇的智能手机客户涵盖苹果、小米、华为、荣耀、OPPO、vivo、三星等主流品牌。
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2024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分别约为3.43亿部、2.64亿部、2.76亿部和2.94亿部。IDC数据亦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1.4亿台,同比下降0.6%,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自珠海冠宇上市以来,消费电子行业便经历了调整“寒流”,近期情况在好转。2024年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速实现转正,2025年上半年在3C端国补政策之下,行业维持增长。珠海冠宇作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业绩在同步回暖之中。
珠海冠宇的智能手机客户涵盖苹果、小米、华为、荣耀、OPPO、vivo、三星等主流品牌。今年三季度以来,各大手机品牌爆款频出,包括苹果iPhone 17系列、小米17系列、vivoX 300系列等主流机型密集发布,推动供应链企业订单增长,尤其是苹果和三星两大海外客户的订单量级较高。
珠海冠宇近年来除了持续发力手机电池外,2024年其消费级无人机电池收入增速接近60%,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参与多个项目和方案的技术对接,并且已陆续给多家头部厂商送样,部分厂商在汽车低压锂电池方面和公司已有深度合作。

CONTACT US
ICC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