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经营业绩
2025 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4 亿元,同比增长 5.18%;净利润 2672.44 万元;前三季度累计实现营业收入 67.29 亿元,净利润 7805.46 万元,同比增长 407.74%,盈利能力较上年同期显著提升。公司在行业周期中体现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通过有效控制运营成本,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等措施,有效提升主营产品竞争力,为业绩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展望未来,公司将继续聚焦核心业务,深化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巩固市场竞争优势;同时,密切关注行业周期变化,灵活调整经营策略,力争实现业绩的持续增长,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二、交流互动环节
1、公司大圆柱电池市场关注度很高,下游需求旺盛,请问未来扩产的节奏如何?对应的出货量以及盈利情况如何?
答: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公司锂电池版块将在 2025 年底建成22GWh 的产能;明年第一季度形成 30GWh 产能,年底计划建成 50GWh左右产能。出货方面,今年预计出货 10GWh 左右,2026 年计划出货30GWh。2025 年前三季度已实现盈利,四季度随着产能释放,预计盈利进一步增长。未来,通过规模提升,叠加正极、六氟、PVDF、LIFSI等原材料优势,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
2、公司电池产能扩张有哪些优势?是否考虑通过融资来支持扩产?
答:在南宁的电池基地,当地政府已牵头协调好已有的厂房,省去了新建环节,设备可直接进驻安装,极大提升了扩产效率。大圆柱电池单 GWh 设备投入相对较低,无需新建厂房,整体资本开支可控。目前公司财务情况良好资金充足,可充分支撑扩产需求,暂不考虑其他融资方式。
3、今年电池出货的结构占比大概是怎样的?各领域的盈利区间处于什么水平?
答:今年在电池出货结构方面,动力领域占比较大在 40%-50%之间,两轮/三轮车市场占比约为 10%,储能领域占比 40%左右;从明年开始,动力领域的占比预计会有所降低,储能业务占比相应提升。从毛利水平来看,公司电池各应用领域的盈利能力存在一些差异,其中储能业务的毛利水平最好。
4、公司各类电池类型的生产安排如何?
答:公司曾布局三元软包和方形电池领域,但鉴于软包电池市场逐步萎缩且研发与管理成本高企,原有锂电技术路线已难以适应市场变化。在重新审视了产业格局和自身特点后,公司果断改变技术路线,在 2024 年对原有软包电池产线进行了技术改造,聚焦于大圆柱这个赛道,目前已形成全系列大圆柱电池产品矩阵,在续航 300公里左右新能源汽车、家用储能和轻型车市场占据领先地位。今年的出货中 95%以上是大圆柱产品,明年也会保持较高的大圆柱销售占比。
5、公司六氟磷酸锂今年出货量是多少?2026 年的出货指引如何?长单价格是什么情况?
答:今年预计出货 5 万吨左右,2026 年出货量预计在 6-7 万吨之间。头部客户按照招标结果执行,至年底结束,少量海外长单同样执行至年底。目前散单市场价格已升至 9 万左右,后续定价将基于市场行情协商确定。
6、如何判断六氟磷酸锂未来价格趋势?当前产业扩张的进度和上一轮扩张相比有何差异?
答:公司判断 10 月份六氟磷酸锂市场需求持续向好,预计年底增速有所放缓,明年整体看六氟价格呈上行趋势。在需求层面,市场对六氟磷酸锂的需求具有较高的确定性,但价格波动幅度将趋于理性,不会重现上一轮行业周期中的暴涨行情,各厂家扩产趋于谨慎。
7、公司募投项目中的两万吨六氟磷酸锂产能,在目前行情下,会选择比预期更早地启动建设吗?
答:这两万吨产能规划有所延迟,目前正按照既定计划稳步推进。从行业整体影响层面来看,这两万吨产能的增加对行业格局影响有限,当前公司产能已达 6.5 万吨,在此基础上新增两万吨,产能增幅仅为 30%左右,规模相对可控。其次,在项目手续办理方面,新建化工项目需完成环境评估、项目立项等一系列手续,目前这些工作均在按正常流程有序推进。受客观条件制约,项目进度难以人为提前。综上,公司将以原计划为基准,稳步推进募投项目,实现产能
合理、有序扩张。
8、请介绍一下公司六氟磷酸锂的客户结构?
答:公司客户布局分散,单一头部客户的业务占比控制在 30%以内,未形成对特定客户的依赖。海外市场几乎覆盖全部的日、韩客户,且与多家日、韩客户达成独家供应合作。当前市场环境下,行业内企业普遍不愿签订长期订单,若要达成长期合作协议,价格方面折扣较小,同时为保障合作稳定性,合作方需支付一定预付款。
9、国庆节后六氟磷酸锂价格大幅上涨的原因是什么?
答:主要由下游新能源与储能产业需求爆发、供给端产能集中且扩产谨慎的供需矛盾及原材料价格波动共同推动。短期内,市场供应紧平衡状态可能持续至 2026 年,价格仍有上行空间。
10、请介绍一下公司硼基业务和中宁硅业的发展情况,尤其是硅碳材料情况。
答:今年子公司中宁硅业经营不及预期,主要源于光伏行业的业务大幅下滑;不过,预计明年情况将有所好转,乙硅烷、硅碳等高附加值产品产销量提升,将为其业绩提供支撑。硼基材料的相关产线已建成,前期受当地其他企业事故影响,停工一两个月,现已复产,产能释放与客户订单均已正常,明年将对业绩有正向影响

CONTACT US
ICC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