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智能戒指采用硅碳负极
深圳市格瑞普电池有限公司近日发布了《赋能未来穿戴:智能戒指弧形电池技术行业白皮书》。这份白皮书深入探讨了弧形电池技术如何成为突破这些瓶颈的关键,并详细阐述该公司凭借独有的叠片工艺专利技术,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材料创新和结构设计上所建立的行业领先优势,为下一代智能戒指产品提供成熟、可靠的动力解决方案。
智能戒指(Smart Ring)是一种佩戴于手指的微型智能穿戴设备,集成了传感器、处理单元和无线通信模块,旨在以最无感、最便捷的方式提供健康监测(如心率、血氧、体温、睡眠质量)、信息提醒、移动支付及智能家居控制等功能。
得益于其高度的便携性和时尚性,智能戒指市场正迎来爆发式增长。据行业分析机构预测,全球智能戒指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3年的数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数十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超过25%。这一高速增长的背后,是消费者对更便捷、更长效的健康追踪解决方案的迫切需求。
材料创新:能量密度的跨越式突破
为满足可穿戴设备对极致轻薄与超长续航的需求,格瑞普在核心材料体系上实现了重大创新,特别聚焦于硅基负极材料的应用与优化。
核心技术:定制化掺硅负极配方
该公司在负极材料的研发中,探索并定制了包括15%掺硅、30%掺硅以及纯硅在内的多元化配方体系,以应对不同产品对性能的差异化要求。与传统石墨负极相比,硅碳体系在容量和体积能量密度上均表现出显著优势,其中100%硅碳负极的创新配方体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容量提升:其容量相比传统的石墨负极提升了27.8%。
体积能量密度提升:关键的体积能量密度提升了17.2%。

通过硅碳负极的引入,电池在相同体积下可储存更多能量,有效延长设备续航;同时在高倍率和长循环条件下依然保持稳定输出。对于智能戒指等微型可穿戴设备而言,这意味着在有限空间内获得更长的使用时长和更强的性能支持,从而大幅提升用户体验与产品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