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25 日,欧盟委员会第二次呼吁建设战略项目以确保关键原材料供应,并公布了《关键原材料法案(CRMA)》下的战略项目。欧盟负责繁荣和工业战略的执行副总裁 Stéphane Séjourné 当天宣布启动第二次战略项目征集,以确保欧洲工业关键原材料的安全和可持续供应。此项公告是在瑞典基律纳宣布的,也是在欧盟第一次电话会议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发布的,第一次电话会议选择了 60 个战略项目,包括47个欧盟内部战略项目和13个欧盟以外的战略项目。其中有11个石墨相关的战略项目。

欧盟多国已将石墨列为关键材料,部分用途更被主要国家和组织明确为“战略级”。最初,欧盟国家只是石墨对外部的高度依赖而担忧;现在,考虑到欧盟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用于电池负极的天然/人造石墨及其混合材料对电动出行市场的重要性已成为关注的焦点。
继9月25日欧盟的呼吁后,涉及医院、机场等储能设施,以及可再生能源和新建核电站对天然与人造石墨的需求让石墨在欧盟的战略地位再次得到重视。
海牙战略研究中心2023年发布了《防务战略原材料:欧洲工业需求图谱》,特别提及了石墨对关键基础设施和新能源产业的重要性。
关键基础设施
同一文件还探讨欧洲关键基础设施如何提升性能与韧性。乌克兰战争的最新经验表明,韧性基础设施必须能承受破坏;哪怕小型事故也能让整座机场瘫痪。若不对可再生能源储能系统和备用系统进行系统性升级,我们的民用基础设施远谈不上韧性。
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与风力涡轮机
若不能提供充足的能源与储能,所有发展数据中心和数字基础设施的计划都将落空。2018 年,欧盟数据中心能耗 76.8 TWh,预计 2030 年将达 98.5 TWh,增幅 28%。这些设施都需大型储能电池作为后备电源。
2023 年 3 月,欧委会在《净零工业法案》下提出电力市场改革,以扩大欧盟清洁技术制造。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SMR)被列为可显著贡献脱碳的先进技术之一,而最新一代 SMR 同样需要石墨。
从欧洲拥有天然石墨矿和人造石墨产能来看,若目前探明的所有天然石墨矿藏尽快投产,并快速通过政府许可并获得充足融资,欧洲的石墨产量可望在 4–5 年内由 1.2 万吨/年提升至 19 万吨/年。
尤其是人造石墨方面,2023 年欧洲实际产量仅约为现有产能的 50%,主要是受高电价和国际低价竞争的影响。若能降低能源成本并防范倾销性补贴性进口,到 2025 年产能可恢复至 30 万吨/年。
从欧洲石墨需求展望看,在现有条件下(无反倾销保护、无提升本土产能目标、未计入军工需求),民用领域 2050 年石墨消费保守估计为 25 万吨/年。海牙战略研究中心与北约已明确,军工对所有石墨应用均有需求。钢铁、铝、半导体、电池、润滑剂及摩擦材料等生产均需放大产能,而民用需求本就呈上升趋势。
但是目前欧盟的石墨项目融资渠道并不畅通,因此上述文章认为必须为投资“降风险”。银行只有在签订长期采购协议后才会放款,但私企要么已与更便宜的非欧盟供应商签约,要么面临漫长认证流程。因此,公共部门的长期采购协议可填补空白,并降低认证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