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华友钴新材料有限公司作为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自2011年成立以来便深耕锂电新能源材料制造领域。母公司华友钴业创立于2002年,总部位于浙江桐乡经济开发区,已发展成为集钴新材料深加工、有色金属采选冶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十三五”期间,公司确立“两新三化”战略,积极拓展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新能源市场,并进军航空航天等高端应用领域。
华友循环打造的全球首家梯次利用与再生利用“零碳工厂”,展现出行业领先的技术实力。该工厂年处理能力达6.5万吨废旧电池材料,采用柔性自动化拆解线、AI分选系统等先进技术,实现电芯级精准拆解和金属高效提取。其独创的“带电破碎+湿法冶金”工艺使锂回收率突破93%,较行业平均水平提升8个百分点,每吨再生材料可减少碳排放12吨,树立了绿色制造的行业标杆。
持续的研发投入是技术突破的关键支撑。华友循环与清华大学、中科院过程所等顶尖科研机构共建联合实验室,主导制定行业标准,并入选“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优秀案例”。公司的“废料换材料”商业模式已形成1.5GWh梯次利用产能及超6.5万吨/年再生利用产能,为宝马、大众等国际车企提供闭环解决方案。
在全球布局方面,华友钴业构建了覆盖亚、欧、美三大市场的多元化合作网络。在亚洲,与LG新能源合资建设预处理与再生冶金工厂,年处理废旧电池超10万吨;在欧洲,与法国苏伊士集团、德国宝马集团合作建立欧洲最大预处理中心;在美洲,通过现代格罗唯视物流网络设立12个收集网点,并与Li-Cycle达成技术共享协议。截至2025年9月,公司已与全球30余家车企、电池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打造“车企-电池厂-回收商”三位一体生态链。
闭环体系的构建贯穿全产业链。在资源端,公司在印尼、津巴布韦等地掌控镍、锂、钴矿产资源,2025年印尼华飞项目镍产量达28万吨,津巴布韦锂矿成本降至6万元/吨。在生产端,将再生材料直接用于三元前驱体、正极材料生产,如南京工厂NCM811高镍材料中再生镍占比达30%,成本降低15%。在市场端,推出“电池银行”模式提供“以旧换新”服务,并通过储能系统集成业务消化梯次电池,2025年上半年储能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00%,毛利率达25%。
衢州新项目的落地,标志着华友钴业在锂电回收领域的战略布局进一步深化。通过技术创新驱动、全球资源整合和闭环体系构建,公司正引领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