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石墨加征关税推高动力电池成本,或刺激美国本土石墨投资
2025 年 7 月 17 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石墨征收 93.5% 的关税,认定中国政府对石墨提供不公平补贴,且中国供应商以人为低价在美国市场倾销。
代表美国石墨生产商的“北美活性阳极材料生产商协会”去年 12 月向两家联邦机构递交请愿书,要求调查中国企业是否违反反倾销法。叠加既有税率后,中国石墨进口的实际关税已高达 160%。
石墨是锂离子电池负极的主要成分,占电池总重量的近三分之一,超过锂、钴等其他关键材料。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石墨生产国。尽管美国及其车企正努力构建本土供应链,但目前仍依赖进口中国的高品质石墨来生产电动车电池。依赖中国石墨的企业成本将迅速攀升,美国即将为电动车电池的核心原料付出更高代价。
与此同时,石墨成本上升之际,美国市场对电动汽车的可负担性和需求正面临更大压力——美国联邦政府已宣布 7,500 美元电动车税收抵免将于 9 月终止。
美国对中国石墨的依赖程度如何?根据美国汽车创新联盟的统计数据,2023 年全球约 90% 的石墨负极材料在中国加工,同年美国全部石墨需求均依赖进口。西方市场研究机构 Benchmark 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2024 年美国每月平均进口 2,500 吨包覆球形纯化石墨和 5,800 吨人造石墨。然而,2025 年中国对美国的石墨出口量已明显下降,其中包覆石墨降至 1,400 吨/月,人造石墨降至 4,421 吨/月。
路透社、彭博社等西方媒体分析认为,此次美国加征关税有望提升北美石墨供应链的竞争力,使处于起步阶段的北美石墨产业受益。Benchmark 预计,中国负极材料的价格将从原有关税下的 3,700 美元/吨飙升至 9,300 美元/吨,而美国本土生产的负极材料成本约为 5,400 美元/吨。
然而,美国石墨工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下游企业可能被迫继续承担中国石墨的高额成本,因为美国国内尚不具备足够的商业化产能。特斯拉及其电池供应商松下曾游说阻止新关税,理由就是美国本土产业在质量标准和产量上仍无法满足车企需求。
自从 2023 年 12 月中国限制部分石墨出口后,车企与电池厂商已在加速布局美国本土石墨产能。今年 6 月,Lucid 与加拿大 Graphite One 签约,后者将在阿拉斯加采矿并在俄亥俄州加工石墨负极;今年 1 月,通用汽车与挪威人造石墨巨头 Vianode 达成数十亿美元协议,Vianode 计划于 2027 年在北美设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