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征关税并不能减少对中国石墨负极的依赖
应西方石墨生产商联盟请求,美国商务部上周五宣布对中国进口负极石墨征收 93.5% 的临时反倾销税。新税将叠加现行税率,使实际关税升至约 160%。
欧美主要负极材料生产商包括 Syrah Technologies(路易斯安那州)、Novonix(田纳西州)、Epsilon Advanced Materials(北卡罗来纳州)、Anovion(纽约州)和 SKI US(佐治亚州)等。
消息一出,西方石墨板块集体飙升:澳大利亚上市的全球最大非中国石墨矿商 Syrah Resources 涨 22%;加拿大 Nouveau Monde Graphite 涨 26%;澳美双重上市的 Novonix 涨 15%;韩国 Posco Future M 涨 20%。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欢迎这一决定。
在内华达州超级工厂与松下联合生产电池的特斯拉公开反对石墨关税,指出美国工业“尚不成熟,无法满足汽车制造商对质量和数量的要求”,短期内仍严重依赖中国石墨。
美国 Falcon Energy Materials 首席执行官 Matthieu Bos 表示,即便加征关税,西方石墨厂商仍难以在不借助中国技术和经验的前提下实现低成本、高质量的大规模生产。“股价上涨让大家开香槟庆祝,但在资本市场掘金永远比建厂容易。”
与多数电池材料一样,石墨负极被视为西方最难“去中国化”的环节。高品质、低成本的中国石墨负极几乎垄断全球供应。
彭博新能源财经数据显示,美国年进口近 18 万吨石墨,其中三分之二来自中国。SNE Research 统计,2025 年前五个月,中国企业在全球负极材料市场占比达 95%,韩国(浦项制铁、大洲电子等)占 2.7%,日本企业占 2%。
中国已对石墨出口设置限制,繁琐的出口流程已使部分中国厂商减少负极石墨外销。上周,北京又出台针对高端磷酸铁锂电池生产技术的新出口管制。
CRU Group 电池材料主管 Sam Adham 指出,160% 的关税相当于普通动力电池每千瓦时增加 7 美元成本:60 kWh 电池贵 420 美元,100 kWh 电池贵 700 美元。Adham 表示,关税将“重创电池制造商”,其金额约为《通胀削减法案》(IRA)电池制造税收抵免的五分之一,“基本抹掉韩国电池厂一两个季度的利润”。
由于非中国负极供应商稀缺,在美建厂的日韩电池企业以及为特斯拉、通用、福特供货的电池厂商,很可能把新增进口成本转嫁给美国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