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扬州市江都区人民政府正式发布了关于拟对“江苏新锂元科技有限公司锂电池及电池正极材料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作出审批意见的公告。这一公告标志着该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取得了重要进展。
据悉,江苏新锂元科技有限公司拟投资10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00万元),在扬州市江都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双汇路11号建设锂电池及电池正极材料综合利用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先进的工艺和技术手段,年综合利用锂电池及电池正极材料1000吨,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随着全球范围内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大省,江苏省在这一领域更是走在了前列。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动力锂电池的回收利用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成为当前江苏省乃至全国面临的重要课题。
动力电池作为江苏省重点培育的10条卓越产业链之一,已被纳入“1650”产业体系。根据最新报告显示,2023年江苏省车用动力电池产业继续保持蓬勃发展态势。全省集聚了动力电池产业链重点企业190余家,涵盖了正极/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电芯、电池模组(PACK)、电池管理系统(BMS)、功能辅件、制造装备、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等关键环节。产业链条布局基本完备,产业集群效应明显增强,尤其是在隔膜、正极材料、电解液3大关键材料和铝塑膜、制造检测装备等配套领域,江苏省的产品供应已具备全国领先优势。
然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动力锂电池退役数量的急剧增加。据江苏省工信厅最新数据显示,全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超过46.5万辆,动力电池容量达35GWh,约重30万吨。预计到2025年,全省退役电池数量将达到79万吨,到2030年还将翻一番。这一庞大的市场潜力为动力锂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为了有效应对这一挑战,江苏省已设立了1065个退役动力电池回收网点,主要由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电池企业等79家企业设立。这些网点的设立,不仅为退役电池的回收提供了便利,还有效提高了回收率。据统计,去年全省实现回收量超2万吨,回收率约75%。
在动力锂电池回收利用领域,江苏省已经涌现出了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企业和项目。以格林美无锡厂区为例,该厂区的动力电池拆解车间内,工人们正忙着拆解退役电池,并将其中的有用材料进行分类回收。从回收到运输、储存、拆解、再造、梯次利用等全流程信息都可以“扫码追溯”,与国家溯源平台“一键连接”,实现了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这种全流程信息化的管理方式,不仅提高了回收效率,还有效保障了回收过程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除了格林美无锡厂区外,江苏省还有许多企业在动力锂电池回收利用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如南京公用赣锋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启动了“退役锂电池综合利用项目”,该项目位于南京市六合循环经济产业园,占地面积73亩,计划年综合处理退役锂电池包8万吨,同时年综合处理磷酸铁锂卷芯、三元锂卷芯各1万吨。该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江苏省动力锂电池回收利用产业的发展,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