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行业热点 » 正文

NEC1亿美元购A123储能电池业务 万向称与其是“合作伙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3-27  作者:鑫椤资讯
摘要:     万向美国公司总裁倪频对本报表示,“出售A123储能电池业务”的说法不是100%准确。      万向向日本电气公司(NEC)出售其旗下电池公司A123的储能电池业务部...

    万向美国公司总裁倪频对本报表示,“出售A123储能电池业务”的说法不是100%准确。

     万向向日本电气公司(NEC)出售其旗下电池公司A123的储能电池业务部门,看来并不是希望从该业务中完全抽身。

     3月24日,日本电气公司(NEC)宣布,该公司将以大约1亿美元的价格,从万向集团手中收购A123系统公司的能源解决方案业务部(A123 Energy Solutions),以大幅提升该公司在锂离子电网储能系统领域的业务。

     美国当地时间3月25日,万向美国公司总裁倪频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出售A123储能电池业务”的说法不是百分之百准确。

     “我们出售了A123(储能电池)一部分业务,与此同时针对另一部分业务,我们还和NEC签订了一个合资企业的协议,所以在该业务上我们和NEC是合作伙伴。”倪频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这意味着万向并没有完全放弃A123的储能电池业务。

     NEC同时在公告中提及,将和万向建立合资公司,但强调该合资公司今后的重点是开拓不断增长的中国市场。

     这一收购之所以引起注意,是因为早在2012年A123申请破产之际,NEC曾经在竞标前不久才加入投标,与万向、美国江森自控(Johnson Controls)以及德国西门子等一起争夺A123的资产。根据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的消息,彼时NEC曾最高出价约1.25亿美元以索求储能电池的业务资产,高于所有人预期,但最终落败于万向。

     如今的这一收购举动与当时的竞标关系紧密。万向通过收购A123的方式建立起了新能源的关键网络,同时以此搭建平台与产业链上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合作。目前看来,这一策略逐渐形成了效应。

     2012年底,万向与美国江森自控在僵持了数轮报价之后,最终以2.566亿美元拿下A123的核心业务,这部分业务中包括A123最为倚重的锂电池业务之外,还有储能电池以及电网智能系统等业务部门。当时,万向为了绕开美国国家安全审查等问题,主动剔除了包括军工业务在内的政府合同等资产。

     NEC和西门子当时则是最后加入战局。此前,外界一直传言两者对A123的部分资产有兴趣,但二者均没有在投标前公开其是否决定参与竞标。

     当时参与竞标的知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这两家全球老牌电气电子公司对于A123资产的热衷,只是在部分产品线,他们的标书并没有覆盖所有资产。

     NEC当时就看中了A123的储能电池业务。此后根据媒体报道,NEC多次前往A123进行尽职调查,旨在拿下该方面业务,在最后的竞拍中,NEC派出10多人团队,出价很高,似乎志在必得。

     显然NEC方面寄望这一收购可以加强其储能业务市场。据悉,NEC期望储能业务全球收入在2020年可以达到60亿美元,目前这一部分还不到20亿美元,缺口巨大。

     而万向通过对A123的这一收购与部分出售行为,获得了和NEC在储能电池领域的合作渠道。

这样的商业拓展思路,与之后万向成功竞标美国电动车制造商菲斯克(Fisker)的逻辑有一脉相承之处。

     今年年初,万向最终以大幅提高的1.492亿美元报价,力克李泽楷,拿下了菲斯克的破产标的。当时参与竞购的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原来一些看重菲斯克资产的团队会躲在万向的背后,等万向拿下资产后,在菲斯克的平台上与前者开展合作。除了原先双方紧盯的卡玛车生产线之外,菲斯克未能开始启动的第二代电动车似乎也已经进入了买家的视线。

     彼时,倪频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也曾表示:“菲斯克可以成为一个平台,也可以有其他的合作伙伴一起来搭建,我们也不排除任何合作的可能性。”

     目前万向集团已经宣布,菲斯克的全部收购程序已经完成。
 
关于我们:ICC鑫椤资讯成立于2010年,主要服务于炭素、锂电、电炉钢3大行业,是中国领先的专业产业研究和顾问公司。鑫椤资讯以研究为中心,提供媒体资讯、研究咨询、数据库和市场营销等解决方案。
鑫椤锂电专注于锂电池原材料、锂电池及其下游等相关产业链跟踪,对市场价格、行情动态等资讯的搜集与研究,常年跟踪行业内400多家生产企业,拥有完善的产业数据库。根据企业需求提供定制报告,为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
鑫椤锂电以研究为中心,服务于行业企业、金融机构(一二级市场私募基金/券商/银行等)、高校/科研院所、政府等,为客户提供的独特洞见、分析和资源,帮助客户高效决策,以实现高质量的业务增长。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资讯浏览
市场报价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招聘 | 关于我们
电话:021-50184981   电子邮箱:service@iccsino.com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商城路506号新梅联合广场B座21楼D  邮编:200122  沪ICP备20220242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