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氢燃料电池 » 行业动态 » 正文

武汉理工氢电科技膜电极产能扩大5~10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4-06  来源:长江日报  作者:鑫椤资讯
摘要:        今年3月底,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基本掌握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
        今年3月底,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基本掌握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紧接着,武汉市政府发布关于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市氢能产业链年营业收入拟达到500亿元,规上企业达到100家,燃料电池汽车推广量达到3000辆,建成加氢站35座以上。

同一时间,位于中国车谷的武汉理工氢电科技有限公司以963万元的价格成功摘得武汉经开区18336平方米挂牌地块,拟投资2亿元自建厂房,将膜电极的产能扩大5~10倍,有望成为全国最大膜电极生产基地。

“有了国家层面的规划布局,氢能产业的春天来了。” 武汉理工氢电科技公司总经理田明星4月4日向长江日报记者表示,尽管去年武汉城市群未能入选首批国家氢能示范城市群,但凭借中国车谷氢能产业“规模效应”,武汉各地氢能产业链的逐步完善,武汉仍是“中国氢都”的有力争夺者。

资料显示:争夺能源新风口,目前京津冀、上海、广东等城市群2021年9月率先取得首批国家氢能示范城市群“通行证”,但国内多家知名的产经媒体近期的报道分析中也将武汉城市群视为“中国氢都”的有力争夺者。

燃料电池核心材料实现自主量产扩产

车谷氢能产业开足马力“加速跑”

从全球燃料电池产业格局来看,组成电堆的一些核心零部件依然需要进口,甚至还存在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现象。而作为电堆的“芯片”,膜电极的产业化水平,将决定一个地区氢能产业的“命脉”。

由武汉理工大学和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起成立的武汉理工氢电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膜电极供应商,公司自主开发的国内首款CCM型膜电极是氢燃料电池的“心脏”,产品不仅占据国内自主燃料电池市场主要份额,还大批量出口到美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向技术垄断国家的反向输出,并于2019年在武汉经开区投产首条自动化膜电极生产线。

“目前年产能约2万平方米膜电极,拿地后准备建设1万平方米的厂房,届时年产能将达到10~20万平方米,预计明年底投产”,田明星说,公司生产的膜电极未来两个月的订单已经全部排满,前6个月的产值将超过去年全年。扩产后人员规模会增加到现有人数的3倍,年产值冲刺10~20亿元。

去年底在武汉经开区投产的国家电投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生产线正处在产能爬坡阶段,该产线的投产改变了国内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基本依靠进口的局面,实现氢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根据规划,到2024年前,国家电投华中氢能产业基地将形成年产10万平方米质子交换膜、1万套燃料电池电堆和5000套电池动力系统的产能。

正在武汉经开区加快兴建的雄韬氢能产业园,主要从事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电堆、膜电极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完全投产后可年产膜电极100万片、电堆10万套、燃料电池发动机10万套,可装配10万台氢能汽车整车。

未来2~3年,中国车谷氢能产业开足马力“加速跑”,将迎来产能集中爆发期。

 
关于我们:ICC鑫椤资讯成立于2010年,主要服务于炭素、锂电、电炉钢3大行业,是中国领先的专业产业研究和顾问公司。鑫椤资讯以研究为中心,提供媒体资讯、研究咨询、数据库和市场营销等解决方案。
鑫椤锂电专注于锂电池原材料、锂电池及其下游等相关产业链跟踪,对市场价格、行情动态等资讯的搜集与研究,常年跟踪行业内400多家生产企业,拥有完善的产业数据库。根据企业需求提供定制报告,为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
鑫椤锂电以研究为中心,服务于行业企业、金融机构(一二级市场私募基金/券商/银行等)、高校/科研院所、政府等,为客户提供的独特洞见、分析和资源,帮助客户高效决策,以实现高质量的业务增长。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资讯浏览
市场报价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招聘 | 关于我们
电话:021-50184981   电子邮箱:service@iccsino.com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杨路560号中融恒瑞国际大厦1203室  邮编:200122  沪ICP备20220242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