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贝特瑞(835185)公布2021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91 亿元,同比上涨135.67%。其中,负极材料销量超过16万吨,实现营业收入64.59 亿元,同比增长104.96%;正极材料销量超过3万吨,实现营业收入36.51 亿元,同比增长250.36%。贝特瑞实现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分别为16.70亿元和14.4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6.41%和189.47%,实现归母净利润14.41亿元,同比增长191.39%。
2021 年,贝特瑞与多家战略合作伙伴携手构建产业生态链,成立山东瑞阳、四川瑞鞍、山西瑞君,收购四川新材料,与 SK on 和亿纬锂能合资建设常州基地,投资参股了多家战略合作伙伴,在各地形成产业链联合互动;此外,惠州贝特瑞年产 4 万吨负极产线二期项目、江苏贝特瑞年产 3 万吨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二期项目及福建深瑞年产 40 万平方米的石墨烯导热膜产线均已投产并实现批量供货。
目前,在产品体系方面,贝特瑞已经形成了以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为核心的新能源材料产品体系,覆盖了石墨负极材料、硅基等新型负极材料、高镍三元正极材料,能够同时满足下游客户对正负极材料的匹配性需求。
在产能布局方面,贝特瑞采用控股为主导、参股为辅的方式,建立覆盖了华南、华东等境内主要新能源产业集群区域的生产基地。
在产业链方面,在天然石墨负极材料方面,贝特瑞已经形成了集矿山开采、天然鳞片石墨加工与球形化、纯化及成品生产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布局;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三元正极材料方面,贝特瑞注重绿色生产、循环经济,通过参股或控股方式对人造负极材料的石墨化、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生产等关键生产工序或原材料环节进行了布局;此外,贝特瑞已经在储能应用、锂离子电池回收等新能源发展前沿领域进行了相应布局。
最后,在客户与市场方面,贝特瑞客户覆盖了境内外主要的锂离子电池厂商,建立了以松下、三星 SDI、LGI、SK on、村田、宁德时代、比亚迪、力神、亿纬锂能等境内外主要锂离子电池厂商为主要客户群体的客户体系,境内外市场平衡兼顾,动力电池、消费电子电池及储能电池应用领域层次清晰,形成了良好的经营结构。
未来,贝特瑞将立足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正极材料及石墨烯材料的研发、生产与制造,积极关注锂电行业的发展,通过收购、重组、整合、合作等手段,实现贝特瑞在锂电产业链上下游的强强联合和协同发展,打造产业生态链,同时积极规划海外生产基地,逐步实现全球化经营。
在负极材料领域,坚持垂直产业链经营模式,积极布局产业链上游关键资源,扩产保供,同时以技术创新强化竞争优势,巩固和扩大市占率,同时,加快石墨负极传统技术路线及工艺革新,加快推进新型负极材料的前瞻性布局,巩固负极材料整体竞争优势。
在正极材料领域,坚持资源循环经营模式,完善产业链布局,打造产品核心竞争力。贝特瑞将通过导入正极材料前驱体供应商、投资布局锂电池回收拆解业务、与合作伙伴共同投资布局镍锂等关键资源、与客户合作建厂等方式,确保资源保障及成本优势;同时,加大研发投入,实现更低碳、更环保的生产工艺。
此外,将继续完善石墨烯产业布局,发挥技术及资源优势,将石墨烯产业打造成以碳基散热材料为主打产品,成为集生产,研发与销售一体的热管理材料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