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锂电池 » 正文

1000辆推租赁市场,上汽集团布局产业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6-29  来源:ICCSINO  作者:鑫椤资讯
摘要:    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事业部副总经理黄晨东向《高工锂电》表示,上汽集团新能源“十二五”的总目标是,占有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20%份额时。对此,我们还有些不大相信。  上汽集团进入新能源领域已经有11...
    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事业部副总经理黄晨东向《高工锂电》表示,上汽集团新能源“十二五”的总目标是,占有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20%份额时。对此,我们还有些不大相信。
  上汽集团进入新能源领域已经有11年,广泛涉足到超级电容客车、燃料电池轿车、纯电动轿车、混合动力汽车等诸多领域。而真正实现量产上市的也仅有2011年推出的荣威新750,销量也不过300辆。
  仔细归纳上汽集团的发展路线,就会发现,无论是在纯电动还是混合动力,无论是燃料电池还是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无论是乘用车还是商用车,上汽集团一直在积极努力的尝试一种更符合市场需求的模式。
  按照黄晨东的理论,这是多条腿走路。何种模式符合市场需求,只有等待着市场的检验。
  与此同时,上汽集团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已经悄然布局。
  2009年,与美国A123合资成立了上海捷新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下称“捷新动力”),主要致力于汽车用蓄电池系统和模块研究开发和制造。同时与贵州航天工业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华域汽车电动系统有限公司,进入到新能源汽车用电机领域。
  在黄晨东看来,至少近两年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还处于投入期。上汽集团目前做的,只是在默默耕耘,静候市场。
   也许在未来五年,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提高,全面市场化之后,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成本与传统车相当,那时,才真正会迎来属于上汽集团的收获期。
  1000辆
  荣威新750 Hybrid混合动力轿车是上汽集团新能源车系中,首款实现量产上市的车型。它是在荣威新750 1.8T车型平台上,采用高压混动电机自主开发而成。采用电池为磷酸铁锂电池。
  该款轿车上市之初,市场售价定为23.68万元。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可享受3.2万元政府财政补贴。相当于每辆车实际售价20万,上汽集团的新能源汽车定位为中高级环保轿车。
  据黄晨东介绍,荣威新750自2011年10月正式上市以来,目前已经销售了300辆。截至目前,该款车型实现收入6000万。属于上汽集团新能源战略中首次真正实现收入的车型。
  300辆荣威新750的销售对象全部为上海汽车租赁公司,此类公司多面向单位或企业租车、包车。至今还没有个人用户购买该产品。
  “主要是补贴政策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黄晨东介绍,按照国家规定,购车方必须符合“十城千辆”项目方可享受补贴,也就是说,普通大众购买车自用反而得不到政策规定的3.2万元补贴。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花23万元可以购买一辆非常不错的中高级轿车。尤其是混合动力车属于新型产品,消费者对这种产品的各方面性能尚存疑虑,接受度较低。花同等价格的钱,消费者当然会选择他们认为放心的传统汽车。
  基于以上情况,目前针对普通用户开展新能源车的推广还难以实现突破。上汽集团似乎看准了汽车租赁公司是一个不错的突破口。对于汽车数量往往高达数十辆的租赁公司而言,不但每辆车能获得3.2万元的国家财政补贴,而且混合动力车拥有20%的节油率,一年下来节省的油耗也是一笔不小的收益。
  黄晨东表示,接下来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开拓的重点仍会放在汽车租赁行业,除了之前的上海市场,接下来北京、唐山等地区也将会重点开拓。
  2012年年底,上汽集团的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将达到1000辆。
  多条腿走路
  上汽集团必须保证一旦新能源车拥有市场,多款量产新能源车都可以快速投放市场。
  按照黄晨东的介绍,上汽集团在新能源汽车的前行路上,保证了多条技术线路齐头并进。正是因为在规模化的市场形成之前,上汽集团首先应该完备技术,抢占未来市场的制高点。
  黄晨东将这种思路通俗的比喻为“多条腿走路”。
  今年的北京车展上,上汽集团的新能源车队令人瞩目。
  此次车展,上汽集团共展出了7款新能源乘用车,一款新能源商用车。其中包括已经批量投放市场的荣威新750、纯电动E50和荣威550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同时出现的还有曾参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示范运营的上海牌燃料电池轿车,以及合资企业生产的纯电动上海大众朗逸。
  可以看出,以上新能源车队基本涵盖了当下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技术。
  上汽集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尝试早在2001年就开始了,从最初的压缩天然气客车开始,到上海牌的燃料电池轿车,再到混合动力车,以及后期的纯电动汽车。在燃料电池、超级电容以及强混、纯电动领域均有了不同的尝试。
  上海汽车一直在摸索一条技术成熟、符合市场、运营稳定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
  上汽集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思路一直非常明确,将致力于推进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同时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研发升级和示范运营。
  在上汽集团发展的过程中,混合动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会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主力,早在2009年,上汽集团副董事长、上海汽车总裁陈虹就明确表示过以上观点。
  在黄晨东看来,至少未来几年内,混合动力车的应用要快于纯电动汽车。
  纯电动汽车目前最大的难题在于电池技术以及安全性。另一个限制纯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充电设施不足,并且由于投资巨大,短时期内难以完全配置完善。
  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尚处于示范阶段,各地政府在新能源汽车示范中各有思路,纯电动或混合动力的选择各不统一。技术路线的选择更多是根据本地车企而定。新能源汽车的采购也基本来自当地政府采购,运用于本地公共交通的运营。
  而在面向普通消费者的乘用车市场,在充电设施尚未完善的情况下,混合动力车则更有优势,尤其是在油价高企的今天。
  但这并不表示上汽集团就放弃了纯电动汽车。黄晨东向《高工锂电》表示,上汽集团的纯电动汽车荣威E50将于今年年底量产上市,同时计划量产的还有荣威550插电式强混动力汽车。
   产业化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一直在上汽集团的发展战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在上汽集团的发展规划中被多次提及。
  在黄晨东看来,只有当新能源汽车实现产业化,生产成本与常规车相当,新能源汽车业务才能实现盈利。他表示,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未启动,至少两三年内还不能进入回报期。但上汽集团必须将前期的各种工作准备完善。
  上汽集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入从未停止。从2001年涉足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始,至2008年期间,已经投入了几个亿,当时更多的是集中在技术研发领域。2008年到2011年期间,已经累计投入了20亿元。
  “上汽集团接下来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投入还将高达40亿元。”黄晨东表示,上汽集团将有序推进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工作,之前已经既定的新能源汽车实现产业化的各项目也会按计划投产。
  与此同时,上汽集团在电力、电机、电驱这些核心零部件各个产业链环节也开始了悄然布局。
  2009年,上海汽车与美国A123合资成立了捷新动力,上汽集团持有51%的股份。捷新动力主要研发和生产汽车用动力电池系统。据了解,美国A123是一家在磷酸铁锂电池技术领域领先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于2001年在麻省理工学院(MIT)成立。
  当时捷新动力总经理李原也明确表示,上汽集团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规划一直十分明确,而动力电池相当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动机,上汽集团需要对这一核心部件有所掌控。
  目前,上汽集团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大部分由上海捷新提供。2011年,上海捷新营业收入4100万元。
  电机作为汽车的另一大核心部件,也是上汽集团布局新能源产业不容忽视的领域。为此,上汽集团下属的华域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所属的贵州航天工业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华域汽车电动系统有限公司,华域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占股60%。
  该公司主要从事各类电机的研发和制造业务。其中包括混合动力和电动车使用的驱动电机。据介绍,该公司位于昆山的生产基地将于2015年投产,届时将拥有9万台EV电机的研发和生产能力。
  黄晨东也坦言,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未完全到来之前,上海汽车便能提前十多年不断尝试,布局产业链,不仅因为上汽集团在传统汽车领域的技术以及资源优势,更重要的是上汽集团有强大的资本实力作为后盾。
  2011年,上汽集团的营业总收入为4348亿元,净利润202.2亿元。全年整车的销量超过400万辆,增长了12%。位居国产汽车销量前列。
  上汽集团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它的产业化计划,一旦万事俱备,上汽集团要做的只是静候市场的到来。
  也许,5年之后,上汽集团就能迎来它的收获期。20%的市场占有率将不再是梦想,而会成为现实。
 
关于我们:ICC鑫椤资讯成立于2010年,主要服务于炭素、锂电、电炉钢3大行业,是中国领先的专业产业研究和顾问公司。鑫椤资讯以研究为中心,提供媒体资讯、研究咨询、数据库和市场营销等解决方案。
鑫椤锂电专注于锂电池原材料、锂电池及其下游等相关产业链跟踪,对市场价格、行情动态等资讯的搜集与研究,常年跟踪行业内400多家生产企业,拥有完善的产业数据库。根据企业需求提供定制报告,为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
鑫椤锂电以研究为中心,服务于行业企业、金融机构(一二级市场私募基金/券商/银行等)、高校/科研院所、政府等,为客户提供的独特洞见、分析和资源,帮助客户高效决策,以实现高质量的业务增长。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资讯浏览
市场报价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招聘 | 关于我们
电话:021-50184981   电子邮箱:service@iccsino.com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杨路560号中融恒瑞国际大厦1203室  邮编:200122  沪ICP备20220242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