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电气强化负极材料业务:技术创新 + 设备自研 + 业务出海
中科电气实现锂电负极材料出货量22.57万吨,同比增长55.66%,增速大幅超过行业平均水平,且占据全球市场超10%的份额。公司的锂电负极材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1.93亿元,同比增长14.91%。其中,石墨类负极材料的毛利率达到19.94%,产能利用率高达95.66%。这一数据背后,是公司动力快充负极产品的全面上量、一体化产能投放,以及新一代全自动智能型石墨化炉等自研装备应用带来的持续降本。
“当前,低端锂电负极材料市场竞争激烈,部分企业因成本控制能力弱,加之技术滞后,产能利用率普遍较低。相较之下,战略部署能力、工艺制造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将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形成‘技术+客户+供应链+规模’的护城河。”中科电气新能源材料事业部总经理张斌近日对媒体表示说。
得益于技术创新带来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中科电气在锂电负极材料领域构建了多层次技术壁垒,从“价格竞争”走向“价值竞争”。在快充负极材料领域,公司通过二次造粒、液相包覆、元素掺杂等工艺创新,解决了人造石墨材料快速充放电的技术难题,高压快充负极材料已批量应用于众多热门车型。在硅基负极领域,公司建成硅碳负极中试生产线,且产品已进入多家客户测评和平台开发阶段,并已取得多项专利。
中科电气成立于2004年,最初以电磁冶金专用设备为核心业务,凭借产品线的完整性、产品技术的领先性和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国内市场占有率超60%,成为冶金装备行业龙头。2017年,通过收购新三板挂牌公司湖南星城石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顺利切入锂电负极材料领域,形成“磁电装备+锂电负极材料”双主业格局。完成上述并购后,中科电气不断投入资源推进锂电负极材料产业链的整合和投资扩产。
同时,中科电气依托在装备制造方面的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开发出多种负极材料专用设备,降低负极材料的生产成本和材料损耗、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实现绿色生产,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锂电负极材料领域的领先地位。
除了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和先进产能,中科电气持续推动产品出口和产能“出海”。2024年年报显示,中科电气的锂电负极材料已实现对韩国LG新能源、SK集团旗下电池制造公司SK On的批量供货。同时,公司还成功开发了韩国三星SDI等国际客户,并获得海外某国际车企旗下电池子公司定点采购。此外,公司还通过了宝马等终端车企的供应链认证,实现“材料—电芯—整车”全链条协同。
在出海产能布局上,2025年6月份,中科电气发布公告称,公司规划于阿曼投建海外锂电负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金额不超过80亿元,分两部分建设,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产能规划各为10万吨/年,建设周期预计各为36个月。据张斌介绍,阿曼地理位置优越,石化和太阳能资源丰富,公司在阿曼的项目可以充分借助当地的能源资源优势,与本土产业链形成协同联动,再加上阿曼良好的国际经贸环境以及苏哈尔自贸区的政策红利,阿曼基地有望被打造成公司全球化的重要战略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