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8日,Intersolar Europe展在德国慕尼黑举办,这届展会成为中国企业参会最多的一届,超200家国内储能厂商参与,且这次展会为不少企业欧洲首秀。
就公布的订单来看,在本次展会中,蜂巢能源、楚能新能源、德赛电池、赢科数能等十家企业斩获超15GWh储能订单。

数据来源:ICC鑫椤锂电整理
为什么欧洲成为今年国内厂商海外“掘金”首选地呢?
首先,欧洲电价高,且欧洲进入门槛相对偏高,对产品的性能和要求高,欧洲本土品牌较少且价格贵,很多储能产品依赖进口,导致出口到欧洲的产品价格比国内毛利高一倍以上。
可以对比下,主做欧洲市场的艾罗能源,2024年户储毛利40.61%,工商业储能毛利34.7%,而以国内工商业储能为主的三晖电气,2024年储能毛利15.68%,开勒股份,2024年工商业储能业务毛利16.9%,可以看出欧洲工商业储能毛利比国内高一倍以上。
其次,欧洲能用来布局大规模储能的土地资源稀缺,导致欧洲主要以用户侧(光储充、户储、工商业)和分布式储能为主,加上欧洲客户较为分散,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分销商和开发商,给了更多厂商机会。
再次,欧洲可再生能源占比高,电力供应不稳定,近期发生在欧洲西南部的大规模停电,进一步激发了配储的需求。
4月28日中午,欧洲西南部突然大规模停电,西班牙、葡萄牙全境(除了部分离岛)和法国南部一些地区均受冲击。停电一直持续到深夜,影响了数千万人,交通、通讯、企业、商场、医院等几乎所有领域都陷入停滞。西班牙首相佩德罗·桑切斯对外表示,在短短5秒钟内,15吉瓦(GW)的发电量突然从系统中消失,相当于全国电力需求的60%。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特雷莎·里贝拉称,这次大停电是“近年来欧洲有记录的最严重事件之一”。
最后,还是得益于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下,中欧的相向而行,欧洲积极拥抱国内新能源企业。
4月10日,欧盟委员会发言人罗夫斯基斯表示,欧盟和中国已同意研究为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设定最低价格,取代欧盟2024年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的方案。
4月10日至11日,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应邀对中国进行访问,桑切斯在北京还与中国商界领袖会面,根据媒体报道的画面显示,远景科技、奇瑞、零跑汽车、宁德时代、三峡国际、中国能建、海辰储能、天齐锂业、协鑫集团、采日集团等新能源企业代表参与了座谈。
5月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证实:中方和欧洲议会决定,同步全面取消对相互交往的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