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特瑞携手天津轨道交通集团、为方能源聚焦钠电在轨道交通领域应用
10月27日,天津轨道交通、为方能源、贝特瑞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基于轨道交通场景资源、钠离子电池研发制造、正负极材料供应等核心优势,构建“原材料供应-电池研发制造-轨道交通应用”协同链条,形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助力钠离子电池与轨道交通产业深度协同升级。
天津轨道交通产业发展集团、贝特瑞集团、为方能源相关领导出席签约仪式,中国铁塔天津南开红桥分公司等领导出席交流,并见证签约仪式。

本次战略合作将围绕钠离子电池应用与优化、协同行业标准升级与技术创新、产业链协同发展互利共赢、产业化落地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打通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市场应用的全链条,推动钠离子电池在全国轨道交通场景领域的应用与推广。
贝特瑞针对钠离子电池不同应用领域已开发多款材料型号。在钠电负极材料领域,贝特瑞采用生物质基工艺技术路线,在前驱体和封闭孔结构设计、成分控制和关键机理方面充分研究,结合表面改性和缺陷设计,实现高容量、长寿命的优异性能。在钠电正极材料领域,贝特瑞坚持层状氧化物技术方向,选择O3和P2两条路线实现差异化的产品性能,创新性的工艺路线可显著降低制备成本。
此前,在2025第五届先进电池产业集群论坛上,贝特瑞高容量钠离子电池负极荣获先进电池材料产业集群“清新标杆技术奖”。

贝特瑞钠电正负极材料已具备产业化能力,并获得客户认可,实现批量出货。
贝特瑞在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上不断突破,可以满足储能、两/ 三轮车、低速动力、启停电源等钠离子电池应用领域的不同需求,并积极开展量产核心工艺攻关,与国内外头部客户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在钠电核心材料开展深度创新合作,积极为钠电池的产业化进程注入持续动力。
钠离子电池的工艺设备可与锂电兼容,无过放电问题,适合高倍率和低温循环应用,且钠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可作为与锂离子电池互补的新型二次电池技术,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路径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