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3月份,LG化学于首尔COEX会议中心举行的韩国首尔电池储能展览会(InterBattery 2025),对外展示在韩国首次实现量产的“无前驱体正极材料(LPF:LG Precursor Free)”,并宣布在今年上半年量产该材料。
LG化学开发无前驱体正极材料始于2023年8月,当时韩媒报道LG化学组建了研究团队,应客户要求开始开发“无前驱体正极材料”新技术。前驱体作为正极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品质高低决定了正极材料的物化性能,间接影响着动力电池的安全性。但前驱体占据正极制造成本的40-60%,此外,前驱体含有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所以在制造过程中会排放温室气体,而且比其他电池材料消耗更多的电力。所以,如果能跳过前驱体制备正极的步骤,正极材料生产将会更加环保。
相较于LG化学的节奏,国内目前以力合厚浦与贝特瑞在无前驱体正极工艺的产业化推进节奏较快。
在今年5月深圳的CIBF展会上,贝特瑞完成无前驱体S正极全球首发其核心技术支撑来自于力合厚浦的锂化镍钴锰氧化物产品,该产品采用喷雾热解工艺制造,实现液相加锂,元素分布更均匀、活性更高、内阻更低,可大幅降低碳排放,实现生产过程零废水。
除此之外,据鑫椤资讯调研了解,目前多家正极与前驱体企业均有布局无前驱体工艺技术,但推进节奏上相对保守,主要取决于下游客户的需求情况而定。
无前驱体工艺量产推进节奏如何?
日期:2025-08-20 19:07
鑫椤资讯
鑫椤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