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2021年动力电池市场引爆锂电负极材料需求
日期:2021-12-12 13:37  
鑫椤资讯
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量将突破600万辆,中国和欧洲表现尤为亮眼,中国1-11月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突破300万辆,同比增长167.4%。

2021年11月新能源汽车生产情况(万辆,%)

 

11月

1-11月累计

环比增长

同比增长

同比累计增长

新能源汽车

45.7

302.3

15.1

127.8

167.4

新能源乘用车

43.6

286.9

14.5

133.8

178

纯电动

34.9

235.4

12.5

128.7

191.5

插电式混合动力

8.4

51.5

23.6

157.4

129.4

新能源商用车

2.4

15.4

28

54.8

56.5

纯电动

2.3

15

25.2

57.1

60.2

插电式混合动力

0.06

0.3

264.1

29.5

-25.5

数据来源:汽车工业协会

 
与之相对应的,全球动力电池的产量也将超过300GWH。最新数据显示,中国1-11月累计装机量为128.3GWh,同比累计上升153.1%。

数据来源:动力电池创新联盟,ICC鑫椤资讯
 
在动力电池需求强势驱动下,作为四大主材之一的锂电负极材料产量水涨船高,据ICC鑫椤资讯统计,预计2021年国内负极材料产量将达到75万吨左右,全球市场份额也进一步提升至90%。据ICC鑫椤资讯预测数据显示,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量将达到2370万辆,对动力电池需求量将达到1441GWH,未来4年动力电池产量预计将有近5倍的增长。
 
整个2021年国内锂电负极材料产品尽管需求强劲,但供应端却遭遇瓶颈,一方面2019-2020年锂电市场需求较为低迷,市场新增产能极为有限;另外一方面,2021年需求爆发,但负极材料石墨化加工环节在双碳、节能减排背景下,被限产严重,同时新项目审批难度加大,扩建项目迟迟无法落地。这也就直接造成负极石墨化环节供应严重不足,价格飙升,从上年的1.3万元/吨飙升至目前的2.4-2.7万元/吨,价格上涨一倍。

 

2021年国内第一梯队(贝特瑞、杉杉、紫宸)、第二梯队及一些新进入企业均计划在四川建设负极材料项目,希望依托四川丰富的水电资源,降低能耗及生产成本。但项目均处于前期审批阶段,产能预计最快在2022年第四季度前后开始陆续释放。

随着未来高能量密度,快充等市场需求的增长,动力电池市场对高品质负极材料产品需求势必增长,高端数码市场需求也将逐渐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目前国内高端动力锂电负极材料生产过程中的单吨耗电量为1.25万度左右,头部负极材料企业可以做到1.10万度左右。其中主要用电量就集中在石墨化加工环节,目前在整个流程中占比约在65%。

图:高端动力锂电负极材料生产流程图

 
来源:ICC鑫椤资讯,上市公司公告
 

 

未来3-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对动力电池需求将持续高增长,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5%左右,锂电负极材料也将持续维持高速增长,预计到2025年全球锂电负极材料产量将达到260万吨。

关于网站  |  手机版  |  电脑版
(c)2020-2021 ICCSINO(鑫椤资讯)
首页 刷新 顶部